时间: 2025-04-26 10:2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26
哭李尚书
漳滨与蒿里,
逝水竟同年。
欲挂留徐剑,
犹回忆戴船。
相知成白首,此别间黄泉。
风雨嗟何及,
江湖涕泫然。
修文将管辂,
奉使失张骞。
史阁行人在,
诗家秀句传。
客亭鞍马绝,
旅榇网虫悬。
复魄昭丘远,
归魂素浐偏。
樵苏封葬地,
喉舌罢朝天。
秋色凋春草,
王孙若个边。
在漳滨与蒿里,
流水竟与我同年。
想要挂上徐剑,
仍然回忆起戴船。
相知至白头,此别却在黄泉。
风雨叹息又有什么用,
江湖中我泪流满面。
修文的管辂,
奉使却失了张骞。
史阁上的行人,
诗家的美句流传。
客亭里马鞍已绝,
旅途的行囊却被虫网悬挂。
灵魂远去昭丘,
归魂却在素浐偏。
樵苏的埋葬地,
喉舌已不再朝天。
秋色凋零春草,
王孙又在何方?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其一生历经安史之乱,诗风沉郁悲壮,关注民生疾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杜甫得知好友李尚书去世后,表现了他对好友的怀念与悲痛。李尚书可能是指李白的好友,诗中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生死离别的感慨。
《哭李尚书》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诗,表达了杜甫对已故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诗人与李尚书的深厚情谊,诗中反复提及的“别离”与“黄泉”,加深了离别的沉重感。
诗的开篇“漳滨与蒿里,逝水竟同年”,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友谊的珍贵。接下来的“欲挂留徐剑,犹回忆戴船”,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中,杜甫通过“风雨嗟何及,江湖涕泫然”来描绘自己内心的伤痛,言简意赅却深刻无比。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结合,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与历史责任感。
最后,诗的结尾“秋色凋春草,王孙若个边”,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未来无奈的叹息,体现了诗人对生死、友情、人生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深邃与广泛,使得《哭李尚书》成为一首经典的悼亡之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悼念亡友为主题,表现了杜甫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深刻反映了作者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杜甫的字是什么?
诗中的“黄泉”指的是什么?
“秋色凋春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