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6:48
原文展示:
野次遇雨 王炎 〔宋代〕
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水溪深。 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 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 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
白话文翻译:
在树梢上,云层聚集,飞雨使得天色昏暗;柳树旁,水流汇聚,溪水变得深邃。 我随着公务四处奔波,家在江南却音讯全无。 只希望能找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安放目光,不再关心官职和荣誉。 不知何时才能脱下官服直接归去,年轻的鬓发已不禁被愁绪侵袭。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1137-1218),字子安,号梅溪,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公务之余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炎在公务途中遇到雨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王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木末云屯飞雨暗,柳梢水到水溪深”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后两句“身随王事有行役,家在江南无信音”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最后两句“但得林泉堪著眼,莫将轩冕更关心。拂衣何日径归去,青鬓不禁愁绪侵”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王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木末云屯飞雨暗”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晴朗的天空 B. 雨中的自然景色 C. 夜晚的星空 D. 雪中的山林
诗中“身随王事有行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官场生活的热爱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但得林泉堪著眼”表达了什么愿望? A. 追求官职和荣誉 B. 向往自然美景 C. 思念家乡 D. 渴望归隐生活
诗中“拂衣何日径归去”表达了什么渴望? A. 继续官场生活 B. 归隐生活 C. 追求自然美景 D. 思念家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