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03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
—— 杨巨源
造化多情状物亲,
剪花铺玉万重新。
闲飘上路呈丰岁,
狂舞中庭学醉春。
兴逸何妨寻剡客,
唱高还肯寄巴人。
遥知独立芝兰阁,
满眼清光压俗尘。
自然界充满了情感,万物都似乎跟人亲近,
剪下花朵铺成一层玉色的新景象。
在闲适的旅途中,春天的富饶显现无疑,
在庭院中狂舞的雪花仿佛是在学习春天的醉意。
兴致高昂何妨去寻求剡溪的朋友,
高歌一曲还愿意寄托给巴地的歌者。
遥远的地方我知道你独自立于芝兰阁,
眼前满是清新的光芒,压制了世俗的尘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的“剡客”与“巴人”分别指代了两种文化和地域背景的朋友,暗示诗人与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芝兰阁则是高洁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巨源,字廷秀,唐代诗人,生活于盛唐时期,因其诗歌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友情等,风格独特,常常借景抒情。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春雪时节,诗人收到朋友端公的来信,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对春雪和朋友的思念。诗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雅致生活的情怀。
《奉酬端公春雪见寄》是杨巨源以春雪为背景,抒发情感的一首佳作。整首诗意境清新,充满了春天的气息。首联“造化多情状物亲”开篇即点明了自然的情感,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接下来的“剪花铺玉万重新”,生动地描绘了春雪覆盖大地的美丽场景,仿佛是大自然重新装点了一番。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闲飘上路呈丰岁”和“狂舞中庭学醉春”描绘了雪花在春天里轻盈舞动的情态,表达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并不因春雪而感到孤独,反而在心中寻求与朋友的共鸣,提到“兴逸何妨寻剡客”,表现出一种闲适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遥知独立芝兰阁,满眼清光压俗尘”更是升华了全诗的意境,表达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春雪的美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追求,堪称唐诗中的一曲清丽之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春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对朋友的思念,同时表达了对清雅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杨巨源
C. 白居易
D. 李白
“闲飘上路呈丰岁”中的“丰岁”指的是什么?
A. 贫瘠的岁月
B. 丰收的年景
C. 旅途的艰难
D. 春天的到来
本诗中提到的“剡客”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朋友?
A. 四川
B. 浙江
C. 安徽
D. 河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处理自然题材时的独特视角与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以上为《奉酬端公春雪见寄》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