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望江南(四之四)》

时间: 2025-04-26 05:42:55

诗句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

三宝共住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55

原文展示:

望江南(四之四)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三宝共住持。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三界之中,拥有一切的欲望只会招来灾难与危险。希望生灵都能与我一样愿望,通过空有的思考与反省,达成善良的认知。愿三宝(佛法僧)共同守护。

注释:

  •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教中对宇宙的划分。
  • 灾危:灾难与危险。
  • 普愿:普遍的愿望。
  • 空有:空与有,指事物的本质与表象。
  • 善思惟:善于思考和反省。
  • 三宝:佛教的三宝,指佛、法、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倡导新法,进行政治改革。其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注重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其政治理想与个人信仰之间的矛盾期。诗中表达了对世间苦难的思考,以及对善良与智慧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王安石的《望江南(四之四)》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作,通过对“三界”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欲望对人生的影响。诗的开头就直入主题,指出在三界之中,追求物质与欲望只会带来灾难与危害,这一观点反映了佛教的因果法则和对欲望的警惕。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普遍愿望的期待,希望所有生命都能在思考中找到真理。这种对善良的追求和对智慧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理想主义。

在艺术表现上,王安石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具有一种深邃而又通透的气质。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三宝”,不仅是对佛教的信仰,更是对精神寄托的强调。诗人在面对世间的苦难时,寄望于智慧和善良的力量,将个人的愿望与普遍的善念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思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在三界这个空间中,拥有欲望只会带来灾难与危险。
  2. 普愿从生同我愿:希望所有生灵都能与我有相同的愿望。
  3. 能于空有善思惟:能够做到在空与有之间进行善意的思考。
  4. 三宝共住持:愿佛法僧三宝共同守护。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空有”与“善思惟”呈现出对比,增强了诗的意蕴。
  • 隐喻:三界、三宝不仅是具体概念,更隐喻了人生的各种境遇与精神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思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智慧与善良的重要性,倡导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界:象征着人生的不同境地与选择。
  • 三宝:象征着精神的支柱与信仰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界指的是哪三个部分? A. 物质界、精神界、虚无界
    B. 欲界、色界、无色界
    C. 天界、人界、地界

  2. “善思惟”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善于思考和反省
    B. 善于享乐
    C. 善于争斗

  3. “三宝”在诗中指的是? A. 佛、法、僧
    B. 金、银、铜
    C. 风、火、水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安石的理性思考相比,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与情感的宣泄,而杜甫的诗则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道关怀。在题材上,三者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风格迥异,彰显各自的艺术特色。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宋代文学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双调】寿阳曲 厌纷 诗一首 过友人故居 比红儿诗 其九十五 比红儿诗 其五十五 比红儿诗 其五十一 比红儿诗 其三十一 比红儿诗 其十八 比红儿诗 其十六 比红儿诗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字旁的字 鹤结尾的成语 欠字旁的字 缺心眼儿 貝字旁的字 包含浪的成语 上贰 高情远意 巧上加巧 进退失图 包含笳的词语有哪些 臣字旁的字 鞠躬君子 屮字旁的字 式廓 苦腻 日符 舍生取义 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