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5:21
尚忆池塘梦阿连,当时此意惜无传。
薪车不障洪河决,乔木终随故国颠。
柳下煅工真得道,竹林酒友谩称贤。
先生义慨云天薄,千载参渠活句禅。
我仍然记得在池塘边梦见阿连,那时对她的情意却没有人能够传达。
薪火和车马并没有阻碍洪水的决口,古老的乔木终究还是随故国的变迁而颠覆。
在柳树下,锻造工艺的人真正得到了道理,竹林中的酒友们却只是空口称赞贤良。
老师满怀义气感慨天地的薄情,千年流转,仍能参悟句子的禅意。
作者介绍: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君房,号东皋,世称“东皋居士”。他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真挚,常表现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时代背景是南宋面临外敌入侵以及社会动荡,诗人通过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提及“池塘梦阿连”,不仅勾起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回忆,更映射出一种无奈与遗憾。接着通过“薪车不障洪河决”,描绘了自然力量的无情,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在“柳下煅工”和“竹林酒友”的描写中,诗人用工匠和酒友的形象展示了生活中的不同追求与理想,表达了对真正技艺与浮夸称赞的反思。最后几句“先生义慨云天薄”,则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未来的思索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以自然景物为载体,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蕴含着对故国的怀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理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阿连”指的是:
A. 诗人的友人
B. 一种理想
C. 随意的梦境
D. 以上皆是
“薪车不障洪河决”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历史的变迁无法阻挡
B. 生活的忙碌阻碍了前行
C. 自然力量的无情
D. 以上皆是
“柳下煅工真得道”中的“得道”意指:
A. 领悟到人生真谛
B. 掌握某种技艺
C. 知道工匠的辛勤
D. 以上皆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总得居士康乐亭韵》的情感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