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时间: 2025-05-10 06:27:55

诗句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

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在汝更用文章为,

长兄白眉复天启。

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

国嗣初将付诸武,

公独廷诤守丹陛。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时危始识不世才,

谁谓荼苦甘如荠。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况乃山高水有波,

秋风萧萧露泥泥。

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7:55

原文展示:

《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作者:杜甫

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
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
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
在汝更用文章为,长兄白眉复天启。
汝门请从曾翁说,太后当朝多巧诋。
狄公执政在末年,浊河终不污清济。
国嗣初将付诸武,公独廷诤守丹陛。
禁中决册请房陵,前朝长老皆流涕。
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官威仪重昭洗。
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胡为漂泊岷汉间,干谒王侯颇历抵。
况乃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
虎之饥,下巉岩,蛟之横,出清泚。
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对狄明府的寄托与叮嘱。诗中提到,梁公的曾孙我姨弟,十年未见,正如官场的繁华。大贤之后的后裔却堕落了,古今的壮丽景象都渗透于一体。比起叔伯的四十人,虽然有才却命运不济。如今兄弟一百人,能有几个卓越地遵循周礼呢?在你这里,要更好地写作,长兄白眉也再度得到天启。请从曾祖父的说法中理解,太后在朝中多有巧妙的诋毁。狄公在末年仍然执政,浊河也未曾污染清流。国家的继承最初是交给武将,公独自坚持在朝廷上守护丹陛。禁中决册请求房陵,前朝的长老们都流泪。太宗的社稷在那一朝正立,汉朝的威仪重现。时局危急才识得不世之才,谁说荼草的苦比甘草的甜更好呢?你们也应当列土封爵,身为门户的多有旌旗。为何在岷汉之间漂泊,拜访王侯经历了多少磨难。更何况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水泥泞。饥饿的老虎在峭壁之下,蛟龙横行,奔出清流。早日归来,黄土的泥巴沾染了眼睛,容易使人眯眼。

注释:

  • 梁公:指梁族的公子。
  • 曾孙:祖辈的孙子。
  • 官济济:形容官员众多。
  • 浩荡:广阔、壮丽。
  • 卓绝:卓越而出众。
  • 周礼:指周代的礼仪制度。
  • 太后:皇太后的代称。
  • 浊河:比喻世俗的污浊。
  • 丹陛:指皇帝的宝座。
  • 禁中:指皇宫。
  • 房陵:地名,古代的一个地方。
  •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 荼苦甘如荠:荼指苦荼,表现出苦与甘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于盛唐,经历了安史之乱,目睹了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其诗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以忧国忧民、关怀百姓的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

《狄明府》写于杜甫晚年,他在诗中寄托了对亲友的关心以及对时局的深思。诗中反映出他对官场沉浮的批判与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亲友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狄明府》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杜甫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当时官场的现状和社会的变迁。他通过对亲友的关心,体现了自己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诗中不仅有对亲友的寄托,更深刻地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期盼。

诗的开篇以“梁公曾孙我姨弟”引入,勾勒出亲友间的关系,表达了十年未见的感慨。接着,他通过“有才无命”和“几人卓绝秉周礼”的对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才的困境与政治风气的堕落。杜甫在诗中提到狄公执政于末年,展现出他对清明政治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浓厚的忧伤与无奈,杜甫用“山高水有波,秋风萧萧露泥泥”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困境,最后以“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结束,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梁公曾孙我姨弟:提到亲戚关系,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不见十年官济济:表达因官场繁忙而未能相见的无奈。
  • 大贤之后竟陵迟:提到古代贤人的后裔却未能继承其志。
  • 浩荡古今同一体:历史的延续与现实的交织。
  • 有才无命百寮底:指出许多有才之人却命运不济。
  • 几人卓绝秉周礼:对人才稀缺的叹息。
  • 长兄白眉复天启:希望长兄能有所成就。
  • 太后当朝多巧诋:对权力游戏的批判。
  • 浊河终不污清济:希望在浊世中保持清白。
  • 公独廷诤守丹陛:强调独立坚持的精神。
  • 前朝长老皆流涕:对历史的感慨。
  • 时危始识不世才:在危机中才发现真正的人才。
  • 谁谓荼苦甘如荠:反问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人才命运的对比,强调社会的悲剧性。
  • 象征:如“浊河”、“黄土”等意象象征着社会的污浊与人生的艰难。
  • 拟人:如“秋风萧萧”赋予自然以情感,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政治腐败的忧虑,对人才遭遇的同情,以及对亲友的关心。通过对比与象征,诗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与艰难,展现出一种无奈而又希望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土:象征归宿与现实的困顿。
  • 山高水有波:象征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 秋风萧萧:传达出孤独与凄凉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在《狄明府》中提到的“梁公”指的是谁?

    • A. 杜甫的父亲
    • B. 他的姨弟
    • C. 一个历史人物
    • D. 一个虚构角色
  2. 诗中提到“浊河终不污清济”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绝望
    • B. 对清白的坚守
    • C. 对历史的怀念
    • D. 对亲友的关心
  3. “时危始识不世才”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 A. 人才在危机中显现
    • B. 人才从未被重视
    • C. 人才总会遭遇磨难
    • D. 人才不如草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同样是杜甫创作,表现了对国家与人民的忧虑。
  • 《登高》: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诗词对比:

  • 《春望》 vs 《狄明府》:两首诗都体现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但《春望》更侧重于对时局的直接感慨,而《狄明府》则通过对亲友的寄托传达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生平与创作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雁塔瑶簪 桃花洞寄怀日下诸友 台阳笔记题词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春日同游梅花坡韵赋诗坡字 和韵钱申伯游东山圣泉 次韵似表弟卜居惠山 送王彦声归苕溪二首 南山送客席上次明甫韵 春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甍的词语有哪些 风蚀 道同契合 名伶 靠天吃饭 片字旁的字 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頁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仪比 虫字旁的字 徒言 包含慰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同音共律 中衰 人神共嫉 双足重茧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