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戏为六绝句·其一》

时间: 2025-04-30 02:50:45

诗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0:45

原文展示: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觉前贤畏后生。

白话文翻译:

庾信的文章随着年岁愈加成熟,
他的笔力如同腾云驾雾,意趣纵横。
如今的人只是嘲笑流传下来的诗赋,
却不知前辈的才华已经让后辈心生畏惧。

注释:

  • 庾信:字子山,南朝梁代著名诗人,以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著称。
  • 文章:指诗文、文章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 凌云健笔:形容高远的文笔和旺盛的创作能力。
  • 嗤点:嘲笑、轻视的意思。
  • 流传赋:指流传下来的诗赋作品。
  • 前贤:古代的贤者、有才华的人。
  • 畏后生:对后辈的才华感到畏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内容广泛,涵盖政治、生活、历史、自然等方面,深刻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

创作背景: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诗,其中《其一》表达了他对古人及后辈诗人的思考和感慨。杜甫身处唐末动乱时期,见证了社会的变化与诗歌的演变,他对古代文人和现实中年轻作家的思考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庾信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与古代诗人之间的对比。庾信作为南朝著名的诗人,其文章在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杜甫由此引出对当代诗人的思考。诗中“凌云健笔”生动描绘了庾信的才华,表现出对其作品的高度赞扬。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今人创作的批评,表达了对当代诗人创作水平的失望和对古代文人的敬仰。杜甫在这里不仅在探讨诗歌的传承,更在反映一种文化自信与焦虑的交织,强调了历史与当代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文学的敬畏与对后辈的期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读者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庾信文章老更成:这句指出庾信的作品随着年岁增长而愈加成熟,表现出对古人文才的赞赏。
  • 凌云健笔意纵横:形容庾信的文笔如同飞翔的云彩,意蕴丰富,表现出杜甫对庾信才华的崇敬。
  • 今人嗤点流传赋:表达对现代人轻视流传诗赋的不满,显示了对当代文学的不屑。
  • 不觉前贤畏后生:提醒人们,古代的才子对年轻一代的才华感到畏惧,反映出文化传承的危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庾信的文笔比作“凌云”,突显其高远的境界。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工整,有助于增强诗的音乐感和语义的对比。
  • 反讽:通过今人对古人的轻视,反衬出文人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强烈的批判。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古今诗人的才华与地位,反映了杜甫对文学的敬仰与对当代文人创作水平的失望,体现出一种文化自豪感与危机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庾信:象征古代文人的才华与荣耀。
  • :象征高远的理想与文采。
  • 后生:象征年轻一代的潜力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庾信的文章以什么特征著称?

    • A. 朴实无华
    • B. 辞藻华丽
    • C. 直白简单
    • D. 深奥难懂
  2. 杜甫对今人的态度是?

    • A. 尊重
    • B. 轻视
    • C. 无所谓
    • D. 崇敬
  3. “凌云健笔”中的“凌云”可以理解为:

    • A. 低沉的情感
    • B. 高远的理想
    • C. 普通的笔法
    • D. 无聊的文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两位唐代诗人代表,李白以豪放奔放著称,杜甫则以沉郁顿挫见长。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了对古人的敬仰与对现实的思考,背景与情感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和丹客林公 西江月(西园雪后) 送丁致远司理 王德言枢密生日十首 题光武庙三首 念奴娇(送李士举) 林徽猷挽间二首 过小圃 怨遥夜 项王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隹字旁的字 寸义 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秋扇 辵字旁的字 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治乱扶危 拾遗求利 鱼字旁的字 主见 黍字旁的字 军不血刃 一口两匙 年老龙钟 牛字旁的字 掌股 熟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