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6:33
南宫来几时,挟纩易春衣。
意谓花将晚,何言雪尚飞。
夜声通旅枕,晓色弄晴晖。
继日劳王事,离鸿已北归。
南宫(指南方的宫殿)何时会来,带着春衣迎接春天?
我感到花儿快要凋谢,怎么还在下雪呢?
夜晚的声音传入旅人的枕边,清晨的光辉在弄弄地晃动。
连日来忙于王的事务,离去的鸿雁已经飞向北方。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南宫一词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反映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同时,"离鸿"一词也常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离别和思乡之情。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他以《资治通鉴》而著称,强调历史的教训和政治的智慧。司马光的诗风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创作背景:
《又和雪霁》是司马光在春天回顾冬雪的情景时所作,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繁忙政务的无奈。诗作的背景为北宋时期,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司马光身为宰相,面临着繁重的政治事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变迁的敏感。
《又和雪霁》通过描绘春雪和自然景象,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以“南宫来几时”开篇,呈现出对春季的渴望以及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接下来的“挟纩易春衣”,则反映了对春衣的期待,但却又因“雪尚飞”而感到失望,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夜声和晓色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也暗示了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最后两句提到“继日劳王事”,让整个诗意变得沉重,表明诗人在繁忙的政务之中,无法真正享受自然的美,离去的鸿雁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的同时,又渗透着对人生的思考,使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繁忙生活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南宫”指代什么?
A. 夏季
B. 春季
C. 秋季
D. 冬季
诗人对雪的态度是?
A. 欢迎
B. 无奈
C. 喜悦
D. 忽视
“离鸿已北归”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鱼
D. 一种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