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邵尧夫霁登石阁》

时间: 2025-05-07 08:18:04

诗句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

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

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04

原文展示:

飞檐危槛出林端,王屋嵩丘咫尺间。
独爱高明游佛阁,岂知忧喜满尘寰。
目穷莽苍织毫尽,身得逍遥万象闲。
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阁上所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飞檐高耸,阳光透过林间,王屋山和嵩山近在咫尺。我特别喜爱在这明亮的佛阁中游玩,哪里知道世间的忧愁和欢乐都充满尘世。眼睛望向远方,苍茫的景色似乎将我的思绪抽尽,身体却得以在这万象中悠闲自在。闲暇的日子登上高阁,数也数不尽,唯有那悲风和残叶,已然渐渐凋零。

注释:

  • 飞檐:指屋檐高翘,形象生动,给人一种悬空的感觉。
  • 危槛:高而危险的栏杆,形象地表现出阁楼的高度。
  • 王屋嵩丘:指的是王屋山和嵩山,都是著名的山名,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独爱:特别喜爱,强调个人的情感。
  • 高明游佛阁:在明亮的佛阁游玩,表达了对禅宗文化的向往。
  • 忧喜满尘寰:世间的忧愁和快乐充满了这个尘世,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
  • 目穷莽苍:眼睛望向远方,看到的都是苍茫的景色。
  • 逍遥万象闲:身心得到自在,感受到万物的悠闲。
  • 悲风残叶:带着悲伤的风和凋零的叶子,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其诗风清新、简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北宋盛世,诗人在一个闲暇的日子里登上石阁,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无常,写下此诗以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和邵尧夫霁登石阁》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以“飞檐危槛”描绘了阁楼的高耸,营造出一种飘然欲飞的意境。接着提到“王屋嵩丘”这两座名山,表明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是多么的壮丽。诗人“独爱高明游佛阁”,表现了他对清明、明亮的佛教文化的向往和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而后半部分的“目穷莽苍织毫尽”,则是对视野的阐述,诗人眼前的景象让他感受到一种无尽的苍茫与渺小,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诗中的“忧喜满尘寰”则揭示了世间万象的复杂,生活中的悲喜交加常常让人无法逃避,然而诗人在此却选择了“逍遥万象闲”的态度,体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诗人用“暇日登临无厌数,悲风残叶已珊珊”来总结,既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暗示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宁静的自然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檐危槛出林端:描写阁楼的高耸,给人以悬空之感。
  2. 王屋嵩丘咫尺间:写出周围的名山,强调自然的壮丽。
  3. 独爱高明游佛阁:表达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喜爱与向往。
  4. 岂知忧喜满尘寰:反映出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5. 目穷莽苍织毫尽:眼前的景象无穷无尽,感受到一种苍茫的辽阔。
  6. 身得逍遥万象闲:内心的悠闲自在,享受自然的宁静。
  7. 暇日登临无厌数:闲暇的日子在高阁上游玩,乐此不疲。
  8. 悲风残叶已珊珊:自然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目穷莽苍”,将视觉的极限与苍茫的感觉结合在一起。
  • 对仗:如“忧喜满尘寰”与“逍遥万象闲”,形成韵律的和谐美。
  • 拟人:悲风残叶,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添诗意。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鼓励人们在纷繁的世事中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檐:象征高远与飘逸,表现出空间的开阔。
  • 王屋嵩丘:代表着自然的伟岸与人文的厚重。
  • 佛阁:象征着心灵的寄托与宁静的追求。
  • 悲风残叶: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两座山是? A. 泰山与华山
    B. 王屋山与嵩山
    C. 黄山与庐山
    D. 峨眉山与武当山

  2. 填空题:诗人表达了对____文化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悲风残叶”象征着时间的静止。(对/错)

答案:

  1. B
  2. 佛教
  3. 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司马光的《和邵尧夫霁登石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诗更显宁静和内敛,而司马光则更多地反映了人生的复杂与多面。

参考资料:

  • 《司马光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词发展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王昌龄隐居 寄全椒山中道士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东郊 夕次盱眙县 长安遇冯著 送杨氏女 溪居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驽孱 丑八怪 无能 各式各样 倒持太阿 行不苟合 癶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彑字旁的字 话不投机半句多 艸字旁的字 摇漾 龙字旁的字 人造天体天文代号 远水解不了近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