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5:15
去岁双毛白,今春一齿零。
人生浮似叶,客宦泛如萍。
塞上貂裘弊,天涯海气腥。
何当占箕颍,萧散并柴扃。
去年我家养的两只毛色洁白的鸟,如今只剩下一只牙齿了。
人生就像飘浮的树叶,身为客居他乡的官员就像漂浮的浮萍。
边塞的貂裘已经破旧,天涯的海气中弥漫着腥味。
什么时候能够在箕颍的地方安闲度日,随意闲散地关上柴门呢?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其政治才能和历史著作《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司马光的诗歌风格多以感慨人生、抒发情怀为主,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寄聂之美》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大夫阶层面临着多重压力。诗人即使在官场中也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漂泊,借由对身边事物的感悟,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寄聂之美》是一首饱含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一开始提到的“去岁双毛白,今春一齿零”,以鸟的状态象征人的青春与衰老,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流逝。接着“人生浮似叶,客宦泛如萍”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漂泊与不安的深切体会,生动地描绘出身为官员的孤独与无奈。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塞上貂裘弊,天涯海气腥”,不仅是对生活困苦的写照,也隐含了对边塞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何当占箕颍,萧散并柴扃”,表达了对简单宁静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深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歌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去岁双毛白”象征什么?
A. 年轻与美好
B. 年老与失落
C. 安定与宁静
D. 财富与荣华
诗人对“客宦”的感受是?
A. 充满希望
B. 漂泊无依
C. 安逸自在
D. 名利双收
“何当占箕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名声
B. 财富
C. 安定生活
D. 友情
可以对比司马光的《寄聂之美》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前者关注的是人生的漂泊与无常,后者则强调一种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感慨无奈,后者追求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