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0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04:15
妾住越城南,离居不自堪。
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
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
我住在越城的南边,离开家乡的日子让我无法忍受。
采花时惊动了早晨的鸟儿,摘叶子来喂养春天的蚕。
懒得系上茱萸的饰带,愁苦的是哪里能找到玳瑁的簪子。
侍从们都瘦弱不堪,黄昏时分在碧绿的江潭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宋之问,字子京,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离开故乡后,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生活的无奈。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融,反映了作者在动荡的时代中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相和歌辞·江南曲》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位女性在离别故乡后的孤独与思念。诗的开篇以“妾住越城南”引入,立刻设定了情感的基调:离乡的愁苦。越城南的地名不仅提供了地理背景,也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接下来的“采花惊曙鸟,摘叶喂春蚕”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场景,然而这种生机与作者的内心感受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惆怅的美感。
“懒结茱萸带,愁安玳瑁簪”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的心境,佩戴茱萸带是一种传统习俗,象征着节日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此时的她却因愁苦而懒于打理,反映了情感的沉重与无奈。
最后两句“侍臣消瘦尽,日暮碧江潭”则通过描绘身边侍从的瘦弱与日暮的景象,深化了孤独感和哀愁。这种景象不仅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整首诗在美丽的自然描写中渗透着深刻的情感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情感的寄托,却最终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妾住越城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采花惊曙鸟”中“惊曙鸟”的作用是什么?
“懒结茱萸带”中“懒”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较,二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但前者更侧重于兄弟间的情感,而《江南曲》则更注重女性内心的独白与细腻情感的表达。
以上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和歌辞·江南曲》的深意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