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09
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艳色夺人目,斅嚬亦相夸。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车。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永割偏执性,自长薰修芽。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越国的美女面容如花,越王听说她在浣纱。国家虽小却不自怜,甘愿献身给吴宫的女子。山林间半隐藏,苎麻和萝卜更是遮掩。在那霸主的诗句中,我再笑倾倒了夫差。她的美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甚至连她的神情也在互相夸赞。某一天回到故都,打扮得光鲜亮丽去寻找若耶。鸟儿惊慌地飞入松树的网中,鱼也畏惧沉入荷花的水下。开始才意识到美貌的妄想,才明白众人的心思是多么复杂。愿意把我的幽情托付给你,如果能够像蓬草一样生长。家住雷门的曲径,高阁直冲飞霞。帐子上披着翠羽,车上采撷云彩。春风中楚地的舞蹈,秋月里缠绵的胡笳。自古以来专宠爱,玩赏的却是奢华。明白了根本的空寂,抛弃那些仍是泥沙。永远割舍偏执的性情,才能长久地滋养修养的芽。携带着妾侍并不妨碍道路,来这里停留在我西家的门口。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文,号青门,出身于士族,擅长歌咏山水,抒写人情。其诗风清新,形象生动,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中表达了对美的渴求与对权力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以越女浣纱的形象引入,展现了美丽与权力、爱情与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诗的开头描绘了越国女子的美丽,越王对她的倾慕,然而国家的弱小使得她并不自恋。接着,通过对吴王夫差的调侃,揭示了权力与美貌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对美女的赞美,也有对权力游戏的冷嘲热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爱的渴望。最后的几句,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心灵的修养与内在的真实,超越表面的奢华与浮华,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与权、爱与欲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强调了人生的空寂与复杂情感的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越女颜如花”中的“越女”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女子?
“艳色夺人目”这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宋之问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对美的追求,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放纵。两者在风格上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