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浣纱篇赠陆上人》

时间: 2025-04-27 14:25:09

诗句

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

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

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

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

艳色夺人目,斅嚬亦相夸。

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

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

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

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

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

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

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车。

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

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

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

永割偏执性,自长薰修芽。

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5:09

浣纱篇赠陆上人

原文展示:

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山薮半潜匿,苎萝更蒙遮。一行霸句践,再笑倾夫差。艳色夺人目,斅嚬亦相夸。一朝还旧都,靓妆寻若耶。鸟惊入松网,鱼畏沉荷花。始觉冶容妄,方悟群心邪。钦子秉幽意,世人共称嗟。愿言托君怀,倘类蓬生麻。家住雷门曲,高阁凌飞霞。淋漓翠羽帐,旖旎采云车。春风艳楚舞,秋月缠胡笳。自昔专娇爱,袭玩唯矜奢。达本知空寂,弃彼犹泥沙。永割偏执性,自长薰修芽。携妾不障道,来止妾西家。

白话文翻译:

越国的美女面容如花,越王听说她在浣纱。国家虽小却不自怜,甘愿献身给吴宫的女子。山林间半隐藏,苎麻和萝卜更是遮掩。在那霸主的诗句中,我再笑倾倒了夫差。她的美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甚至连她的神情也在互相夸赞。某一天回到故都,打扮得光鲜亮丽去寻找若耶。鸟儿惊慌地飞入松树的网中,鱼也畏惧沉入荷花的水下。开始才意识到美貌的妄想,才明白众人的心思是多么复杂。愿意把我的幽情托付给你,如果能够像蓬草一样生长。家住雷门的曲径,高阁直冲飞霞。帐子上披着翠羽,车上采撷云彩。春风中楚地的舞蹈,秋月里缠绵的胡笳。自古以来专宠爱,玩赏的却是奢华。明白了根本的空寂,抛弃那些仍是泥沙。永远割舍偏执的性情,才能长久地滋养修养的芽。携带着妾侍并不妨碍道路,来这里停留在我西家的门口。

注释:

  • 越女:指越国的女子,通常形容美貌。
  • 浣纱:指浣洗纱布,古代女子在水边洗纱的情景。
  • 国微:意指国家小且弱。
  • 夫差:指吴王夫差,历史上因宠爱美女而亡国。
  • 钦子:指尊敬的子弟。
  • 蓬:一种植物,象征着不拘一格的生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文,号青门,出身于士族,擅长歌咏山水,抒写人情。其诗风清新,形象生动,常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诗中表达了对美的渴求与对权力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越女浣纱的形象引入,展现了美丽与权力、爱情与欲望之间的复杂关系。诗的开头描绘了越国女子的美丽,越王对她的倾慕,然而国家的弱小使得她并不自恋。接着,通过对吴王夫差的调侃,揭示了权力与美貌之间的微妙关系,既有对美女的赞美,也有对权力游戏的冷嘲热讽。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人情结合,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爱的渴望。最后的几句,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强调心灵的修养与内在的真实,超越表面的奢华与浮华,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越女颜如花”:描绘越国女子的美丽。
  • “越王闻浣纱”:提到历史人物,增强诗的文化底蕴。
  • “国微不自宠”:即使国家弱小,也不自怜。
  • “献作吴宫娃”:愿意献身于权力中心,暗含无奈。
  • “艳色夺人目”:美貌吸引众人目光。
  • “始觉冶容妄”:意识到美貌的虚妄。
  • “愿言托君怀”:渴望情感寄托,寻求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越女比作花,突出其美丽。
  • 拟人:鸟与鱼的惊恐,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美与权、爱与欲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强调了人生的空寂与复杂情感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越女”:象征美丽与求爱。
  • “浣纱”:代表传统女性的柔美与勤劳。
  • “春风、秋月”:象征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 “翠羽、云车”:奢华的生活方式的象征,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越女颜如花”中的“越女”指的是哪个地方的女子?

    • A. 吴国
    • B. 越国
    • C. 齐国
  2. “艳色夺人目”这句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的赞美
    • B. 对权力的渴望
    •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宋之问的这首诗更多地关注内心的感受与对美的追求,而李白则强调豪情与放纵。两者在风格上不同,但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的世界》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咏虞美人花 暮秋忆弟妹 柳 其二 柳 其一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 其二 闻唐陶山明府重修桃花庵感赋用原韵 其一 即事述怀 春院 白菊 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补液 离魂舍 車字旁的字 倒八字的字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文章绝唱 長字旁的字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包含灸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旁的字 横峰侧岭 相濡相呴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线头 鬥字旁的字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华中 英姿飒爽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