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41:57
晓至巴河口迎子由
苏轼 〔宋代〕
去年御史府,举动触四壁。
幽幽百尺井,仰天无一席。
隔墙闻歌呼,自恨计之失。
留诗不忍写,苦泪渍纸笔。
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
江流镜面净,烟雨轻幂幂。
孤舟如凫鷖,点破千顷碧。
闻君在磁湖,欲见隔咫尺。
朝来好风色,旗脚西北掷。
行当中流见,笑眼清光溢。
此邦疑可老,修竹带泉石。
欲买柯氏林,兹谋待君必。
去年在御史府,举手投足都触碰到了四壁。
静静的百尺深井,仰望天空却没有一席之地。
隔着墙壁听见歌声呼唤,心中自怨计策的失误。
留给自己写诗的机会不忍放弃,眼泪浸湿了纸笔。
余生还有什么幸运,能有如此快乐的今天。
江水如镜一般清澈,烟雨轻轻飘荡。
孤舟像是野鸭,点破了千顷的碧水。
听说你在磁湖,想见却相隔咫尺。
今晨好风景,旗帜在西北方向飘扬。
行舟中流时相遇,笑眼中光芒四溢。
在这地方,我似乎可以安老,修竹环绕泉石。
想买下柯氏的林子,今后谋划等你来。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著称,尤其在诗词、散文方面成就斐然。苏轼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曾任多个官职,历经风雨,晚年在黄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期,他在生活的困境中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迎接友人子由(苏辙)来访,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与思索。
这首诗以苏轼的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在逆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开头的两句,描绘了去年的孤寂与无助,深井与墙壁象征着他在官场的失意和孤立。接下来的几句,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与期待,尤其在提到听到子由的歌声时,无不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一句,体现了苏轼从困境中走出,重新找到生活乐趣的决心与信心。江流的宁静与孤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尤其是“欲买柯氏林”,象征着他希望与友人共度余生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友人的期待,展现了苏轼那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在逆境中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御史府”是指什么?
A. 监狱
B. 官府
C. 学校
诗中提到的“孤舟如凫鷖”意在说明什么?
A. 船只沉重
B. 船只轻盈
C. 船只危险
“余生复何幸,乐事有今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绝望
B. 愉悦
C. 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