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4:58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作者:苏轼 〔宋代〕
梧桐叶上三更雨,
惊破梦魂无觅处。
夜凉枕簟已知秋,
更听寒蛩促机杼。
梦中历历来时路,
犹在江亭醉歌舞。
尊前必有问君人,
为道别来心与绪。
夜深三更,雨打在梧桐叶上,
惊醒了我的梦魂,却无处可寻。
夜凉如水,枕和竹席已经暗示秋天到来,
更能听到寒蝉急促的鸣叫声。
梦中清晰地回忆起来时的路,
仿佛仍在江边亭子里醉酒歌舞。
酒杯前必定有问候你的人,
为了告别,心中满是依依不舍的情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广泛,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该词作于苏轼晚年,时值政治动荡与个人遭遇困境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复杂而深沉。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通过描绘夜雨与梦境,表现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受。开篇的“梧桐叶上三更雨”以细腻的描写引入,雨声不仅打破了夜的宁静,更唤醒了深藏于心的思绪,令人心生惆怅。
诗中“夜凉枕簟已知秋”一句,借用“秋”字,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暗喻人生的无常。接下来的“更听寒蛩促机杼”则展现出一种急促的生活节奏,似乎在与时间赛跑,却又感受到深秋的凉意。梦中“历历来时路”又让人回忆起往日的美好,仿佛在江边的亭子里,依旧可以听到欢声笑语,展现了对青春岁月的留恋。
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与丰富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词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雨与梦境,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对现实孤独的感受,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更雨”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寒蛩促机杼”中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