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寒岩归士》

时间: 2025-05-02 05:45:03

诗句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

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03

原文展示: 送寒岩归士 徐凝 〔唐代〕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 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

白话文翻译: 他不穿华丽的衣服,回归到寒冷的岩石上栖息。 在寒岩的风雪之夜,他又越过了岩石前的溪流。

注释:

  • 丝纩衣:指用丝绸制成的华丽衣服。
  • 寒岩:指寒冷的岩石,这里象征着隐士的居所。
  • 栖:居住,停留。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此诗可能是徐凝在送别一位隐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凝送别一位选择隐居生活的友人时所作,通过描绘隐士不慕荣华、回归自然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敬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和生活状态。首句“不挂丝纩衣”直接点出了隐士不慕荣华、追求简朴生活的特点。第二句“归向寒岩栖”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士选择隐居的环境——寒冷的岩石,这里不仅是隐士的居所,也象征着隐士高洁的品质。后两句“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则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增强了隐士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感,同时也表现了隐士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挂丝纩衣”:直接描绘隐士不追求物质享受,不穿华丽衣服,体现了隐士的简朴生活。
  2. “归向寒岩栖”:隐士选择在寒冷的岩石上居住,这里“寒岩”不仅是隐士的居所,也象征着隐士高洁的品质。
  3. “寒岩风雪夜”:通过描绘风雪之夜的寒岩,增强了隐士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感。
  4. “又过岩前溪”:隐士在风雪中越过溪流,表现了隐士坚韧不拔的精神。

修辞手法:

  • 象征:“寒岩”象征隐士高洁的品质和隐逸的生活环境。
  • 对比:通过隐士不穿华丽衣服与世俗追求的对比,突出了隐士的简朴和高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士的敬佩。通过描绘隐士不慕荣华、回归自然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对简朴、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 寒岩:象征隐士的居所和高洁的品质。
  • 风雪夜:增强了隐士生活的艰辛和孤独感,同时也表现了隐士坚韧不拔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不挂丝纩衣”表达了隐士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奢华 B. 追求简朴 C. 追求权力 D. 追求知识

  2. “寒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隐士的居所 B. 隐士的敌人 C. 隐士的朋友 D. 隐士的财富

  3. 诗中“又过岩前溪”表现了隐士什么样的精神? A. 懒散 B. 坚韧 C. 懦弱 D. 贪婪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徐凝的《送寒岩归士》:两首诗都描绘了隐士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而徐凝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隐士的孤独和坚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凝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徐凝的这首诗。

相关查询

供铨部职 登仙人掌山 登灵鹫千佛阁为往山野堂绍祖留题 村家 次赵守鹿鸣宴韵 次章守鹿鸣宴韵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 初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字旁的字 息鼓偃旗 双人旁的字 平步登云 明争暗斗 走之旁的字 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阳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惊恐失色 革字旁的字 零堕 雪泥鸿爪 理折 佉卢 误笔 一身两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