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八月九月望夕雨》

时间: 2025-05-04 00:25:21

诗句

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

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1

原文展示: 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白话文翻译: 八月到九月,天空中布满了厚厚的云层,两次十五的夜晚都是阴沉沉的。一年中我忧郁地望着秋天即将结束,却无法看到嫦娥的真容。

注释:

  • 繁云:厚厚的云层。
  • 连九月:连续到九月。
  • 两回三五:指两次十五的夜晚。
  • 晦漫漫:阴沉沉的样子。
  • 怅望:忧郁地望着。
  • 常娥:即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亮女神。

典故解析:

  • 常娥: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传说她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的不死药,飞升到月宫成为月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嫦娥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和忧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八月到九月连续的阴云天气,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慨。诗中的“两回三五晦漫漫”形象地描绘了两次十五夜晚的阴沉天气,增强了诗歌的忧郁氛围。最后两句“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嫦娥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八月繁云连九月”:描绘了从八月到九月连续的阴云天气,为全诗奠定了忧郁的基调。
  • “两回三五晦漫漫”:具体描绘了两次十五夜晚的阴沉天气,增强了诗歌的忧郁氛围。
  • “一年怅望秋将尽”: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即将结束的忧郁和不舍。
  • “不得常娥正面看”: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嫦娥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繁云”比喻厚厚的云层,增强了天气的阴沉感。
  • 拟人:“常娥”被拟人化,成为诗人向往的对象。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通过描绘连续的阴云天气和嫦娥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忧郁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云:厚厚的云层,象征着阴沉的天气和忧郁的心情。
  • 常娥:月亮女神,象征着美好和遥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常娥”是指什么? A. 月亮女神 B. 秋天的象征 C. 诗人的爱人 D. 云层的别称

  2. 诗中的“两回三五晦漫漫”描绘了什么? A. 两次十五夜晚的晴朗天气 B. 两次十五夜晚的阴沉天气 C. 两次十五夜晚的月亮 D. 两次十五夜晚的星星

  3.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B. 表达对嫦娥的憎恨 C. 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 D. 表达对云层的赞美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徐凝《八月九月望夕雨》:两者都涉及月亮,但李白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而徐凝表达的是对嫦娥的向往和对秋天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诗作。
  • 《中国古代神话》:详细介绍了嫦娥的神话故事。

相关查询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 南园 后园凿井歌 马诗二十三首·其十八 昆仑使者 残丝曲 伤心行 大堤曲 牡丹种曲 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括囊守禄 连蔓 提示 水字旁的字 快刀断乱麻 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庙宇 眉笑眼开 马字旁的字 旗结尾的成语 众好必察 衔忿 见字旁的字 公揖 自做自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