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21
原文展示: 八月繁云连九月,两回三五晦漫漫。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
白话文翻译: 八月到九月,天空中布满了厚厚的云层,两次十五的夜晚都是阴沉沉的。一年中我忧郁地望着秋天即将结束,却无法看到嫦娥的真容。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嫦娥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和忧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八月到九月连续的阴云天气,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切感慨。诗中的“两回三五晦漫漫”形象地描绘了两次十五夜晚的阴沉天气,增强了诗歌的忧郁氛围。最后两句“一年怅望秋将尽,不得常娥正面看”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嫦娥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通过描绘连续的阴云天气和嫦娥的形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忧郁和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常娥”是指什么? A. 月亮女神 B. 秋天的象征 C. 诗人的爱人 D. 云层的别称
诗中的“两回三五晦漫漫”描绘了什么? A. 两次十五夜晚的晴朗天气 B. 两次十五夜晚的阴沉天气 C. 两次十五夜晚的月亮 D. 两次十五夜晚的星星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表达对秋天的喜爱 B. 表达对嫦娥的憎恨 C. 表达对秋天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遗憾 D. 表达对云层的赞美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