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45
登江亭晚望
作者:贾岛 〔唐代〕
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
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边登亭远望的情景。云雾浩渺,仿佛浸透了大地,远处的村庄也隐没在烟雾中。归鸟在沙滩上留下了痕迹,而船帆则在波浪中轻轻掠过,留下无影无踪的痕迹。望着水面,感受它的柔和;远眺山峦,似乎感到心灵疲倦。尽管心中情绪仍未平息,但转身回望时,天色已逐渐暗淡,黄昏即将来临。
作者介绍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郎,号孤山,唐代诗人,因其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以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著称,尤其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贾岛晚年,时值贾岛在生活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内心感慨万千。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寄托了他对人生和时间流逝的思考。
《登江亭晚望》是一首展现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诗作。全诗用词简练,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江边黄昏图。开头的“浩渺浸云根,烟岚没远村”,使用了“浩渺”一词,既描绘出江水的辽阔,又给人一种无限延展的感觉。烟雾笼罩下的村庄,似乎在时空中消失,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
接下来的“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类活动的短暂。归鸟在沙滩上留下的痕迹,象征着生命的痕迹,而船帆掠过的波浪却是瞬间即逝,暗示着生命的无常。随后“望水知柔性,看山欲倦魂”中,作者通过观察水的柔和与山的坚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沉思考,令人感到一种疲惫与倦怠。
最后“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尽管周围的美景让人沉醉,黄昏的来临却早已在眼前。诗人通过对夕阳西下的描绘,传达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景的向往,又隐含着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显示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浩渺浸云根”中“浩渺”的意思是:
A. 宁静
B. 广阔无边
C. 漂浮不定
D. 深邃
“帆过浪无痕”中的“无痕”指的是:
A. 船帆很重
B. 船帆留下了清晰的痕迹
C. 船帆掠过波浪没有留下痕迹
D. 船帆被风吹走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快乐
B. 愤怒
C. 感伤与思考
D. 激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同样描写自然景色的《静夜思》相比,贾岛的《登江亭晚望》更加强调黄昏时分的思考与感伤,而李白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明显的差异,前者是浓烈的乡愁,后者则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