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曲歌辞。壮士吟》

时间: 2025-05-07 07:26:15

诗句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6:15

原文展示

壮士不曾悲,悲即无回期。
如何易水上,未歌先泪垂。

白话文翻译

壮士并不曾感到悲伤,若感到悲伤便没有回头的期望。
在易水河上,尚未唱起离别歌,泪水已悄然滑落。

注释

  • 壮士:指有志之士,勇敢的男子汉。
  • :悲伤,忧愁。
  • 回期:回头的时间或机会。
  • 易水:指易水河,古代名河,传说中与李白、荆轲等人物有关。
  • 未歌先泪垂:还未唱歌,眼泪已流下,暗示即将别离的伤感。

典故解析

该诗提到的“易水”与“壮士”都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易水是古代著名的河流,历史上曾经是许多悲壮故事的发生地,尤其是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在易水边告别友人时所唱的"易水寒",更是成为了后人吟唱的经典,象征着离别与悲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贾岛(779年-843年),字阮郎,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精炼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孤独、沉思的情感,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语言简练而富有深意。

创作背景

《壮士吟》创作于战乱频仍的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壮士的情感,寄托自己对英雄的崇敬和对时局的忧虑。

诗歌鉴赏

《壮士吟》展现了壮士在面临离别时的复杂心理。首先,诗人通过“壮士不曾悲”这一句传达出壮士的坚毅与果敢,似乎不应有悲伤的情绪。然而,紧接着“悲即无回期”,则暗示了壮士内心深处的无奈与绝望,面对生死与离别,壮士虽然要保持冷静,心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切。

“如何易水上”,诗人将场景设定于易水之畔,这一地理背景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情感共鸣。易水自古以来就是离别与悲壮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意象,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张力。最后一句“未歌先泪垂”,则生动地描绘了壮士即将离去的瞬间,未唱离别歌,泪水已流下,表现出对即将告别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悲壮感,反映了壮士面对命运无法改变的无力感,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普遍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壮士不曾悲”:开篇即指出壮士的坚强,表面上不表现出悲伤。
  2. “悲即无回期”:一旦感到悲伤,就意味着没有返回的可能,暗示生死离别的决绝。
  3. “如何易水上”:引入背景,易水是古代著名的离别之地,诗人以此渲染气氛。
  4. “未歌先泪垂”:描绘离别前的情感状态,未唱歌泪水已落,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对比:开头的“壮士不曾悲”与后面的“未歌先泪垂”形成强烈对比,加深情感冲突。
  • 意象:易水作为离别的象征,使得整首诗充满悲壮的氛围。
  • 省略:未详细描述离别的场景,但通过情感的流露使读者感同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壮士的情感变化,探讨了勇气与悲伤、离别与绝望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壮士形象,既是一种理想的象征,也是对现实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壮士:象征勇敢与决绝。
  • 悲伤:象征对离别和命运的无奈。
  • 易水:象征离别和悲壮的历史背景。
  • 泪水: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壮士不曾悲”中“壮士”指的是?

    • A. 勇敢的人
    • B. 哀伤的人
    • C. 普通人
  2. 填空题:在易水上,壮士未歌先__

  3.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情感是快乐的。 (对/错)

答案

  1. A
  2. 泪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与《壮士吟》一样,表现出对人生短暂与离别的感慨,但王之涣更侧重于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
  • 《夜泊牛头》李白:同样描绘离别情感,李白的诗更具豪放气质,而贾岛则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 贾岛传记与其诗歌创作分析

相关查询

寿昌寺 烛影摇红 其一 正月十四夜 九日纪胜上李夏二宰相五十韵 修竹芙蓉四首 其一 雨宿 其一 观音赞二首 春日郊行三首 其二 颂一百则 其九十五 芍药 除夜宿茅公渡盛秀才寓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攫昼 烟火之警 慌开头的成语 皿字底的字 外妹 黹字旁的字 麋沸蚁动 别出机杼 归真返璞 鲸鬣 沿涉 大字旁的字 川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三跪九叩 包含崖的词语有哪些 自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