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6:47
上司空员外
作者:李洞(唐代)
禅心高卧似疏慵,
诗客经过不厌重。
藤杖几携量碛雪,
玉鞭曾把数嵩峰。
夜眠古巷当城月,
秋直清曹入省钟。
禹凿故山归未得,
河声暗老两三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对于自然景色的感悟。诗人心如禅意,懒散地躺卧,随意等待过往的诗客光临。手中轻拄藤杖,无意中量度着山间的白雪,曾用玉鞭轻轻指点过高耸的嵩山。夜里在古老巷道中安眠,明月洒落城头,秋风轻拂,清脆的钟声从省中传入。诗人感叹至今未能回归故乡,听着河水流淌,似乎在催老那两三棵松树。
作者介绍:李洞,唐代诗人,字士龙,号清凉,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李洞的诗多以抒情和描写自然为主,具有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上司空员外》是在李洞隐居期间所作,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不羁于世的情怀。
《上司空员外》是一首融合了闲适与哲思的唐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意象上呈现出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诗人用“禅心高卧”开篇,立刻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于世的心境。这种心境与后面的“诗客经过不厌重”形成对比,显现出诗人对交往的淡然态度。
在描绘自然时,诗人使用了“藤杖几携量碛雪,玉鞭曾把数嵩峰”的生动意象,既展示了他行走于山间的情景,又暗含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夜眠古巷当城月,秋直清曹入省钟”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幽,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禹凿故山归未得,河声暗老两三松”则引发读者对故乡和人生的深思,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岁月流逝的无奈。这首诗以淡雅的词句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哲理,体现了李洞的诗风特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旨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出一种淡泊与超越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李洞的《上司空员外》主要描绘了哪种生活状态?
a) 忙碌
b) 闲适
c) 悲伤
诗中提到的“禹凿故山”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孔子
b) 大禹
c) 李白
诗中“玉鞭”象征着什么?
a) 贵族的权力
b) 游历的经历
c) 普通的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洞的《上司空员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但李洞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维则在描写中更强调自然的变幻与诗意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