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24:20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
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
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
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
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
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
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
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
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
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
在东门告别了我的好友,心中不禁感慨,向京城拜别。落日映照着夜幕的印记,初升的灯光透出早晨的麻地。白鹤的身影在红色的旗帜中轻轻飘动,似乎被仙人的手掌遮住了云彩的光辉。边塞的景色蔓延到三县之间,河流的声响打破了两座衙门的宁静。松根下酿成的美酒使客人清醒,而莲花座下则藏着隐居的僧人。帆船在水面上笔直飞行,中间的筵席上岳的影子斜斜映出。书名在雪石中寻找,澄清的鼎里流出金色的露水。锁合的关口守卫着官吏,寒冷的杯子在庙前啄食乌鸦。我们在分台上谈论嵩山和洛水,恰似烟雨缭绕、恋恋不舍。树谷中我期待着隐士的邀请,吟诗之余煮一些柏树的茶。
李洞,唐代诗人,生于都城长安,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写于李洞赴华州任职前夕,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官场文化和人际关系。
《和知己赴任华州》是一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情感的诗作。诗的开篇即设定了一个离别的场景,东门的告别不仅是对朋友的惜别,也是对自己身处官场的感慨。接下来的描写通过日落、初灯、鹤身等意象,展现出一种温柔的哀愁。诗人用“塞色侵三县”表现了边疆的宽广和荒凉,似乎暗示着他即将踏上新的旅途,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随着诗的推进,松根酒和莲座隐僧的意象交替出现,展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纷扰的反思。最后几句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与茶文化,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哲思。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离别展开,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对未来官场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性理解。
诗中“东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鹤身红旆拂”中鹤的意象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