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37:07
原文展示
东门罢相郡,此拜动京华。
落日开宵印,初灯见早麻。
鹤身红旆拂,仙掌白云遮。
塞色侵三县,河声聒两衙。
松根醒客酒,莲座隐僧家。
一道帆飞直,中筵岳影斜。
书名寻雪石,澄鼎露金沙。
锁合眠关吏,杯寒啄庙鸦。
分台话嵩洛,赛雨恋烟霞。
树谷期招隐,吟诗煮柏茶。
白话文翻译
在东门外拜别朋友,心情激动得波动了京城。
夕阳西沉,夜幕降临;初升的灯光照亮了早晨的麻田。
白鹤的身影在红色的旗帜下轻轻摇曳,神仙的手掌遮住了白云。
边塞的色彩浸染了三县,河水的声音打扰了两边的衙门。
松根下的酒让客人清醒,莲花台下隐居着僧侣的家。
一只帆船直飞而去,筵席上的岳山影子斜斜映出。
书名在雪石间寻觅,澄清的鼎中露出金沙。
锁住的关吏在梦中,寒冷的杯子啄食着庙里的乌鸦。
分开台子谈论嵩山和洛水,赛场上雨水恋着烟霞。
在树谷中期盼隐士,吟诗煮柏叶茶。
注释
- 相郡:指担任郡的官职。
- 宵印:晚上开始的印记,象征夜的降临。
- 初灯:初次点燃的灯。
- 鹤身红旆:鹤的身影在红色的旗帜下。
- 塞色:边塞的颜色,可能指代战乱或边疆的景象。
- 河声:河流的声音,可能暗指繁忙的生活。
- 松根醒客酒:松树根部酿造的酒,象征清醒与放松。
- 莲座:指佛教寺庙中的莲花座。
- 书名寻雪石:在雪石间寻找书籍的名字,象征追求知识。
- 眠关吏:睡觉的关口的官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洞,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作品多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李洞在一次出行或离别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眷恋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在唐代,文人常通过诗歌抒发情感,李洞也不例外。
诗歌鉴赏
李洞的《和》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东门外拜别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开篇即以“东门罢相郡”引入,暗示了他在官场的经历与心境的波动。接着,夕阳西沉衬托出夜幕的降临,形成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感受。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既有自然景色如“鹤身红旆”和“莲座隐僧家”,又有生活细节如“松根醒客酒”和“书名寻雪石”。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在“赛雨恋烟霞”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门罢相郡:在东门外结束了对朋友的拜访,表达了离别的情感。
- 此拜动京华:这次拜别使得京城的情绪受到影响,暗示着人际关系的变化。
- 落日开宵印:夕阳落下,夜幕降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初灯见早麻:夜晚的灯光照亮了清晨的麻田,形成鲜明的对比。
- 鹤身红旆拂:仙鹤的身影在红色的旗帜下摇动,描绘出一种优雅的自然景象。
- 仙掌白云遮:神仙的手掌遮住白云,带有神秘感。
- 塞色侵三县:边塞的景色扩展到三县,可能暗示战乱或边疆的风光。
- 河声聒两衙:河水的声音打扰了两边的衙门,表现出环境的喧闹。
- 松根醒客酒:松树根下的酒让客人清醒,象征着饮酒的乐趣。
- 莲座隐僧家:在莲花座隐居的僧侣的家,体现了隐士的生活。
- 一道帆飞直:一只帆船直驶而去,表现出自由与向往。
- 中筵岳影斜:筵席上的岳山影子斜斜映出,描绘风景的美丽。
- 书名寻雪石:在雪石间寻找书名,象征着追求知识与智慧。
- 澄鼎露金沙:清澈的鼎中露出金沙,暗示富饶与美好。
- 锁合眠关吏:关口的官吏在梦中,表现出宁静的生活。
- 杯寒啄庙鸦:寒冷的杯子啄食庙里的乌鸦,暗示孤独与寂寞。
- 分台话嵩洛:分开台子讨论嵩山与洛水,体现出文人情谊。
- 赛雨恋烟霞:赛场上雨水与烟霞交融,表现自然之美。
- 树谷期招隐:在树林与山谷中期盼隐士,渴望与自然合一。
- 吟诗煮柏茶:吟诵诗歌,煮柏叶茶,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情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身红旆拂”,将鹤与红旗相联系,增强了画面的动感。
- 拟人:如“杯寒啄庙鸦”,将静物赋予生命,增强了诗歌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也有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门:象征着离别与新起点。
- 落日、初灯: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鹤、仙掌:自然的优雅与神秘。
- 松根、莲座:隐士生活与清静。
- 帆、岳影:自由与美好景色的向往。
- 书名、金沙:知识与财富的追求。
- 庙鸦、烟霞:孤独与自然美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和》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李洞
C. 杜甫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松根醒客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清醒与放松
C. 忧伤
D. 喜悦
-
诗中“树谷期招隐”意指什么?
A. 渴望隐居生活
B. 向朋友招手
C. 期待雨水
D. 讨论诗歌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洞与王维:两者都擅长描绘自然,但李洞更注重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哲理的探讨。
- 李洞与杜甫:李洞的诗更具个人情感,而杜甫则常通过社会现实表现对国家的忧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