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海翻》

时间: 2025-05-05 13:12:44

诗句

几经人事变,又见海涛翻。

徒起如山浪,何曾洗至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2:44

诗词名称: 海翻

作者: 高骈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几经人事变,又见海涛翻。
徒起如山浪,何曾洗至冤。

白话文翻译:

经历了多少人事的变迁,今天再次看到海浪翻滚。
白白激起如山般的波浪,难道能洗去我心中的冤屈吗?

注释:

  • 人事:人世间的事情,指人生经历、世事更迭。
  • 海涛:海浪,指海面上的波涛声。
  • 徒起:白白激起,不带目的地发生。
  • 洗至冤:洗去冤屈,解除心中的冤屈。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海涛翻”可引申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起伏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人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纠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五言绝句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高骈的诗风雄浑,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海翻”创作于高骈晚年,时值政治动荡与个人遭遇困境,他通过描绘海浪表达内心的不平与无奈,反映了他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海翻》以海浪为意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几经人事变”点明了经历的丰富与复杂,接着“又见海涛翻”则生动描绘出自然界的波动。海浪象征着人生的起伏,既有浩瀚的美感,又暗含着无奈与无法掌控的情绪。

“徒起如山浪”,诗人用生动的比喻,传达出海浪汹涌澎湃的状态,仿佛是他内心波澜的真实写照。最后一句“何曾洗至冤”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心灵深处冤屈的无奈与无助。整首诗通过海的波涛,映射出人世的无常与情感的复杂,展现了高骈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经人事变:经历了许多事情的变迁,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2. 又见海涛翻:再度看到海浪翻滚,表现出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
  3. 徒起如山浪:波浪如山般激起,强调了海浪的力量与冲击感。
  4. 何曾洗至冤:反问道,难道这些波涛能够洗去心中的冤屈,体现了诗人心中的苦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浪比作“如山浪”,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何曾洗至冤”引发读者思考,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与内心冤屈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事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哲理思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涛:象征着浩瀚与无常,代表着无法掌控的生活。
  • 山浪:强调波涛的巨大,寓意内心的波澜与挣扎。
  • :象征着心中的苦闷与无法释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几经人事变”指的是什么?

    • A. 只经历过几件事情
    • B. 经过了许多事情的变迁
    • C. 只是看到海浪翻滚
  2. “何曾洗至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人生的无奈
    • B. 对海浪的喜爱
    • C. 对人事的漠然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高骈的《海翻》与李白的《庐山谣》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人事的感慨,但高骈更关注内心的冤屈,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壮志与理想。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高骈与他的诗》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喜雨 新辟小园 枕上 记梦 病小减复作三首 其二 宿僊霞岭下 初寒 雨夜 梅花绝句 仲夏风雨不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爬沙 包含代的成语 尚文 纵壑之鱼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冢木已拱 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马射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一枕黄梁 齒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拷讯 就石磨刀 唾地成文 乚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