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3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35:04
立秋 其三
—— 弘历 〔清代〕
景光传白藏,徙倚向银塘。
拂竹风全爽,浮荷露渐凉。
閒情牵素月,穑事协时旸。
底藉占风奏,田功报吉祥。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美丽景色。清晨的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银色的塘水上,我倚着竹子感受着凉风,水面上的荷花在露珠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清凉。悠闲的心情与明亮的月光交相辉映,农事活动也在恰当的时节顺利进行。田间的劳动成果预示着丰收的喜悦。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素月”和“穑事”均为诗词中常用的意象,表现了秋天的宁静与丰收的气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还是一位文化人,热爱诗词。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也有细腻的情感,常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农忙时期,弘历通过个人的闲适体验,反映了自然的变化和农事的繁忙,表达了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立秋 其三》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清爽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的意境柔和而清新,透出一种悠闲与自然的和谐美感。诗的开头“景光传白藏”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秋季的天空,接着“拂竹风全爽”则让读者感受到清风拂面的凉爽,仿佛置身于那一刻,感受着自然的恩赐。随后,诗人通过“浮荷露渐凉”描写了水面上荷花的清秀,增强了视觉的层次感。最后两句“底藉占风奏,田功报吉祥”则从个人的感受升华到社会的层面,表达了对丰收的美好期待。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描绘立秋之际的自然美景与丰收的喜悦,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银塘”是指什么?
A. 银色的水面
B. 银色的山峰
C. 银色的天空
答案:A
“拂竹风全爽”中的“拂竹”意指什么?
A. 风吹拂竹子
B. 竹子被切割
C. 竹子开花
答案:A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丰收的期待?
A. 描写农事的繁忙
B. 讲述自己的经历
C. 表达对月亮的思念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