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0:06
再用前韵答之道弟府教授
文辞便是升堂贾,
谈辩宁非入幕超。
已谓襄中能出颖,
那知车下正哀谣。
但从袁盎无何饮,
莫笑冯公不见招。
伴我河山访陈迹,
明年红紫满阳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辞的赞美,认为它如同升堂之贾,能让人获得更高的地位;而辩论的能力也在于能否进入幕府之中。虽说襄阳以出颖之才著称,却不知在车下也有哀伤的歌谣。只愿随袁盎共享饮酒的欢乐,不必嘲讽冯公未曾招揽我。明年我将伴着河山去追寻古迹,期待那时红花紫荆盛开在阳光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年-1120年),字希孟,号山人,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为抒情,风格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出丰富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在道弟府教授时,表达了对文辞和才华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的向往与对历史的追寻。
这首诗通过对文辞和交际的探讨,展示了作者的哲思和情感。开篇便将文辞比作升堂之贾,这种比喻生动而形象,体现了文辞的力量和重要性。接着,作者提到襄阳的人才出众,却将目光转向车下的悲伤歌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生活中各种情感的敏感和思考。
在中段提到袁盎和冯公,作者以此反映出对不同交际方式的看法,袁盎的豪饮与冯公的孤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显示出作者对友谊的渴望和对世事的理解。最后,作者以“伴我河山访陈迹”收尾,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历史的敬仰,情感由此升华。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情感真挚,展示了作者的才华及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文辞与交际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追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襄中”是指哪个地方?
作者在诗中希望与谁一起饮酒?
“明年红紫满阳条”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