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3:57
《题牡丹》 作者: 张弼 〔明代〕
同游南浦及芳时,漫赏名花朵朵奇。
西子睡馀成巧笑,太真浴罢晕娇姿。
檀心香拂绯罗袂,金缕光涵白玉卮。
闻道洛中千万树,几家能得谪仙诗。
在南浦游玩时正值花香四溢,我漫游欣赏那盛开的名花,真是美丽无比。
西施刚睡醒,微微一笑显得格外妩媚;王嫱洗澡完毕,娇媚的姿态更添几分风情。
檀香轻轻拂动着绯红的罗衣,金光映照着白玉的酒杯。
听说洛阳有成千上万的牡丹,有几家人才能够得到这样的谪仙诗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弼,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诗歌见长,风格清丽、细腻。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之美。
创作背景
《题牡丹》写于盛春之际,诗人游玩于南浦,目睹牡丹盛开,深受感动,借以抒发对美的赞叹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题牡丹》是一首对牡丹花的赞美之作,诗中不仅描绘了花的美丽,更融入了对美人西施和王嫱的联想,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与映衬。开篇“同游南浦及芳时”,便营造出一幅春游的美好画面,诗人漫步于花海之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韵味。
接下来的“西子睡馀成巧笑,太真浴罢晕娇姿”更是将美与美的结合,通过西施和王嫱的形象,将牡丹的娇艳与女性的美丽相融合,显示出一种和谐美。诗中的“檀心香拂绯罗袂,金缕光涵白玉卮”,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牡丹的芬芳与高贵,传递出一种优雅的气质。
最后一句“闻道洛中千万树,几家能得谪仙诗”引发读者的思考,洛阳牡丹盛名在外,但能写出动人诗篇的人却不多,这不仅是对牡丹的赞美,也是对诗歌创作的自省。整首诗清新脱俗,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人文美的深刻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诗歌创作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嫱
B. 西施
C. 貂蝉
D. 甄氏
诗人在哪个地方游玩?
A. 东海
B. 南浦
C. 北国
D. 西山
诗中提到的“谪仙诗”是指什么?
A. 描写自然
B. 描写爱情
C. 描写牡丹的诗
D. 描写社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