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玉仙池》

时间: 2025-07-26 19:20:39

诗句

洞府花飞不减春,轻云成片玉成尘。

香軿缥缈知何在,无限池头再拜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20:39

原文展示:

玉仙池 蔡襄 〔宋代〕 洞府花飞不减春,轻云成片玉成尘。 香軿缥缈知何在,无限池头再拜人。

白话文翻译:

洞府中的花儿飘落,却不减少春天的气息,轻盈的云朵聚集成片,如同玉石化为尘埃。 香车缥缈,不知去向何方,池边有无数人再次拜祭。

注释:

  • 洞府: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花飞:指花瓣飘落。
  • 不减春:即使花瓣飘落,春天的气息依然不减。
  • 轻云成片:形容云朵聚集成片。
  • 玉成尘:比喻美好的事物化为尘埃,暗喻美好时光的流逝。
  • 香軿:指神仙或贵族乘坐的香车。
  • 缥缈:形容隐约、不清晰。
  • 再拜人:指再次拜祭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游览名胜古迹时,感叹时光流逝、美好难留的情感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游览一处传说中有神仙居住的洞府或池塘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洞府花飞、轻云成片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洞府花飞、轻云成片的景象为背景,通过“不减春”和“玉成尘”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香軿缥缈”和“无限池头再拜人”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洞府花飞不减春:诗人描绘洞府中的花瓣飘落,但春天的气息依然不减,表达了即使美好事物消逝,春天的生机依然存在。
  2. 轻云成片玉成尘:轻盈的云朵聚集成片,如同玉石化为尘埃,比喻美好时光的流逝,暗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3. 香軿缥缈知何在:香车缥缈,不知去向何方,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4. 无限池头再拜人:池边有无数人再次拜祭,可能是在祭拜神仙或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轻云成片玉成尘”中,将云朵聚集成片比喻为玉石化为尘埃,形象地表达了美好时光的流逝。
  • 拟人:“香軿缥缈知何在”中,将香车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洞府花飞、轻云成片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神仙世界的向往。诗中的“不减春”和“玉成尘”形成对比,强调了美好事物的消逝和春天的永恒,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洞府花飞: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轻云成片:象征美好时光的流逝。
  • 香軿缥缈:象征神仙世界的神秘和美好。
  • 无限池头再拜人:象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祭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洞府花飞”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美好事物的消逝 C. 云朵的聚集 D. 神仙世界的神秘

  2. “轻云成片玉成尘”中的“玉成尘”比喻什么? A. 美好时光的流逝 B. 春天的气息 C. 云朵的聚集 D. 神仙世界的神秘

  3. 诗中的“香軿缥缈”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B. 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C. 对春天的喜爱 D. 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蔡襄《玉仙池》: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但李白更多地赞美自然美景,而蔡襄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二 闺情 菩萨蛮 从玄墓山夜还虎山桥 菩萨蛮 菩萨蛮 己酉春日摩诃庵杏花下有感直方旧游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 其四 菩萨蛮 病中不寐,简故园女伴 菩萨蛮 无题八首 其四 菩萨蛮 菩萨蛮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水阳 唔哚 包含佳的成语 渊邃 历历在目 求新立异 道键禅关 畿辅 出头无日 悬弧之辰 文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儇薄 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锥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