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47
菊散金风起,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
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
爽气澄兰沼,秋风动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丛金。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娱心。
秋风送来菊花的香气,露珠在荷叶上显得晶莹透亮。数行大雁飞过,夏天的蝉声已经隐去。云雾在半山腰聚集,夕阳的光辉在高空中如绣一样绚丽。就像在成都的景致一样,远远地便能看见峨眉山的轮廓。清爽的秋气使兰沼变得明澈,秋风轻拂桂林的树影。露珠凝聚成千片如玉的水滴,菊花在风中散发着金色的光辉。阳光下的山影高低错落,云彩在空中点缀着阴影。蓬瀛的美景难以遥望,泉石之旁却能怡然自得。
李世民(598年-649年),即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还是一位有名的诗人。李世民的诗歌以气势雄伟、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秋日二首》创作于唐代中期,正值国家繁荣昌盛、文化昌盛的时期。李世民在位期间,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诗歌创作也因此得到了极大鼓励。
《秋日二首》以清新自然的秋景为主题,描绘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前四句通过描写菊花、荷叶、雁行、蝉声,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变化。菊花的香气与露珠的清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秋的丰收与宁静。后四句则通过云彩和霞光,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对远方美景的向往与对现世的沉思。
诗中反复出现的“秋”字,强调了季节的变迁与时光的流逝。李世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日的美丽,彰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整首诗以秋天的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秋天变化的细腻描绘,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选择题:诗中“菊散金风起”中的“金风”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露凝千片__”中缺少的词是?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蓬瀛”指的是一种美丽的风景。(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