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5:55
原文展示:
西亭 曾巩 〔宋代〕
团扇频挥到此亭,他乡愁坐思冥冥。 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 欲知事事今何似,万里波涛一点萍。
白话文翻译:
我频繁地挥动团扇来到这座亭子,身处异乡,心中充满忧愁,思绪深沉。 我徒然羞愧自己无法超脱世俗,没有高尚的节操,反而觉得在人群中独自清醒是可恶的。 岁月流逝,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日渐衰老,天地间的困境何时才能安宁? 想要知道现在的一切像什么,就像万里波涛中的一片浮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西亭》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时世不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居他乡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孤独清醒的厌恶,同时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亭”为背景,通过团扇、他乡、愁坐等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空羞避俗无高节”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无法超脱世俗的羞愧,以及对在人群中独自清醒的厌恶。后两句“岁月淹留随日老,乾坤狼狈几时宁”则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最后以“万里波涛一点萍”作结,形象地比喻了作者在广阔无边的世事中的渺小和漂泊无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曾巩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在异乡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世俗的无奈和对孤独清醒的厌恶。同时,诗中也抒发了对岁月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团扇频挥到此亭”中的“团扇”象征什么? A. 夏日 B. 闲适的生活 C. 心情烦躁或不安 D. 以上都是
诗中“空羞避俗无高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羞愧 B. 无奈 C. 厌恶 D. 孤独
诗中“万里波涛一点萍”用什么比喻了作者在世事中的处境? A. 浮萍 B. 波涛 C. 团扇 D. 他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