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2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28:23
李白的《代秋情》原文如下: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
寒蝉聒梧桐,日夕长鸣悲。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
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几天的分别,门前长出了穞葵。
寒蝉在梧桐树上鸣叫,昼夜悲哀地长鸣。
白露时节,湿润了萤火虫,
清霜覆盖了兔子的丝绒。
空荡荡地掩着紫色罗裙,
长时间地啼哭,似乎没有尽头。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豪放的个性与天才的才华,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婉约的情感表达。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正值离别之际,李白在诗中流露出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秋天萧瑟景象的感慨,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悲伤。
《代秋情》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意象著称。诗的开头“几日相别离”,直入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别离的伤感。接着“门前生穞葵”,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萧瑟气氛。诗中“寒蝉聒梧桐”一句,寒蝉的悲鸣增添了离别的哀愁,给人以孤独的感受。
“白露湿萤火,清霜凌兔丝”,利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映射人生的无常与感伤,白露与清霜象征着秋季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最后两句“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无法释怀的情感,掩盖的紫罗袂仿佛是心中无法忘却的情感,而“长啼无尽时”则象征着思念的无休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李白对离别的感伤与对过往情景的追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秋天的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离别的深切思念,展现了李白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代秋情》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提到的“寒蝉”主要表达了何种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与李白的《代秋情》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庭情感的深沉与忧虑。王维的《送别》则更为简洁明了,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