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9: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9:49
太守金闺客,天朝应对才。
非因板舆恋,宁驾使车来。
水鉴锹毫尽,霜锋错节开。
清风遍千里,不独此高台。
这位太守就像金闺中的贵客,才华横溢,能够与朝廷对答如流。
这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坐轿子,而是宁愿亲自驾车前来。
水中的倒影如同笔画般清晰,霜刃交错的树枝在阳光下闪耀。
清风吹拂,千里之遥,清新之气不止这高台之上。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闻名,文风严谨,善于用典,作品多以史实为依托,兼具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才华与品德的重视。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官员形象的期盼与赞美,体现了清新自然的情感。
《清风台》是一首充满理想与清新气息的作品。诗中,司马光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一位理想的太守形象。他不仅才华出众,还不拘泥于传统的交通方式,体现了他对民众的关心与责任感。尤其是“水鉴锹毫尽,霜锋错节开”两句,诗人通过清澈的水面与霜冻的树枝,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美,展现出一种诗意与灵动。最后一句“清风遍千里”则升华了全诗的情感,表达了一种理想境界下的清新自由感。
司马光通过清风与高台的意象,传达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人生态度的积极向上。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具有深意,更在形式上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艺,尤其是对仗工整和意象的生动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音乐感与画面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官员的期盼与赞美,展现出一种高洁、清新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太守金闺客”指代什么?
“非因板舆恋”中的“板舆”指的是什么?
“清风遍千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司马光的《清风台》更注重描绘理想官员的形象,而杜甫则以个人的苦痛和社会的动荡为主题,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