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9:23
寄怀元翁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岁年丰稻杭,井邑盛烟火。
北园曾未窥,王事方勤我。
花枝互低昂,鸟语相许可。
观物见归根,抚时终宴坐。
搔首望四邻,诸贤皆最课。
极工簿领书,甚办米盐颗。
平生短朱墨,吏考仰丞佐。
初无公侯心,骨相本寒饿。
明窗怀玉友,清绝吟楚些。
念君方坐曹,无因奉虚左。
这一年稻谷丰收,乡镇的烟火气息浓厚。
我尚未去北园游览,正在忙于王事。
花枝互相低垂或高昂,鸟儿的鸣叫声和谐可闻。
观察万物似乎都在归根结底,抚今追昔尽在这里宴坐。
我抚头望向四邻,诸位贤人都在专心学习。
极力整理账簿,忙着管理米盐的事。
我一生用墨短缺,官吏审查仰赖于丞佐。
我本没有追求公侯的心,体态本来就寒酸饥饿。
明亮的窗前怀念着我的好友,清幽的吟唱声传来。
思念你现在在朝中做官,无法为你奉上空虚的左席。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词人。他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尤其在诗词方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与苏轼、米芾等人齐名,属于“宋四大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透露出乡间生活的宁静和对官场事务的无奈,反映他追求内心宁静而不愿追逐功名利禄的心态。
《寄怀元翁》是一首表达思友之情和对生活感悟的诗歌。诗中,黄庭坚通过描绘丰收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富饶与人间的烟火气息。这种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他内心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虽身处官场,忙于王事,但内心却向往着自然、宁静的生活。
在诗中,黄庭坚通过对花鸟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景。而“观物见归根”的语句则暗示他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最后,诗的结尾部分流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人生无奈,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清醒认识。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出黄庭坚的高超艺术才华和深厚的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的思念、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感悟。他在忙碌与宁静之间的对比中,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独立而清高的精神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井邑”指的是:
A) 城市
B) 乡镇
C) 农田
“明窗怀玉友”中的“明窗”意指:
A) 朋友
B) 明亮的窗户
C) 生活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追求权力
B) 无奈与清醒
C) 享受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