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时间: 2025-05-01 13:43:34

诗句

平生玉树伴蒹遐,晚岁春兰隔菊花。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3:34

原文展示:

平生玉树伴蒹遐,晚岁春兰隔菊花。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白话文翻译:

一生中,我像那玉树般常伴随在蒹葭旁,晚年时,春兰却被菊花所隔。
近在咫尺的水流下,写诗寄情,仍旧怨恨那遥远的人。

注释:

  • 玉树:比喻高雅的品格或地位。
  • 蒹遐:指芦苇,常用来象征清雅和孤独。
  • 春兰:春天的兰花,象征着高洁和优雅。
  • 菊花:代表坚韧和隐逸,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实际上却无法接近。
  • 寄诗:通过写诗来寄托情感。

典故解析:

“玉树”与“蒹葭”的意象,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高洁和孤独的境遇。诗人杨万里,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情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晚年,时值动荡的南宋社会,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怀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的交织下,诗中流露出对旧友的思念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方向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从“玉树”与“蒹葭”的伴随,可以看出诗人对于高洁理想的追求,而“春兰隔菊花”则暗示了人生晚景的孤独与遗憾。诗的最后两句,虽则意在寄诗,实则映射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怨恨。二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达了对友情的渴望,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同身受。它不仅仅是一首抒怀之作,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杨万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生玉树伴蒹遐:诗人以“玉树”自喻,表达自己一生追求高洁的理想,蒹葭的意象则代表了孤独。
  2. 晚岁春兰隔菊花:晚年时,理想与现实的隔阂显现,春兰被菊花所遮挡,暗示人生的遗憾。
  3. 咫尺遂初堂下水:即使身处近处,也无法真正触及,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4. 寄诗犹自怨人遐:寄托于诗歌的情感,仍感到对远方友人的怨恨,流露出深切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玉树”,表现高洁的理想。
  • 对仗:前后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诗人在孤独的晚年中,寄情于诗,流露出对旧友的思念与怨恨,展现出一种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树:象征高洁、理想。
  • 蒹葭:象征清雅、孤独。
  • 春兰:象征高贵与优雅。
  • 菊花:象征坚韧与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树”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高洁
    C. 忧伤

  2. “春兰隔菊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遗憾
    C. 迷茫

  3. 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感情是? A. 思念与怨恨
    B. 忘却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情感上更为沉重,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显清雅与淡泊,二者在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己丑1829九日登黄泥岭望海 镇远山行杂感 其三 贵定县 镇远山行杂感 其二 宿黄丝驿 镇远山行杂感 过西神山锦树林吊玉京道人墓三首 其三 过西神山锦树林吊玉京道人墓三首 其二 过西神山锦树林吊玉京道人墓三首 其一 出山海关 惠山谒泰伯庙二首 其二 惠山谒泰伯庙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蜀郡 礼之用,和为贵 阜字旁的字 门前冷落 干字旁的字 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优优简简 包含间的成语 百身莫赎 靡日不思 弃武修文 荆巫 好言甘辞 刀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立说 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