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34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
野火烧尽了树枝,只有水流洗净了树根,
那孤独的树木虽然只剩下半颗心,却依然坚守着。
它本应无缘承接雨露,却将春天的气息寄托在苔藓的痕迹上。
这首诗中提到的“野火”和“雨露”可以联想到许多与自然相关的古典诗词,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生死轮回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孤树,象征着在逆境中仍旧生存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力的敬畏。
长孙佐辅,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受到后人赞誉。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此诗创作于动乱或自然灾害后,诗人目睹河边的枯树,感受到生命的坚韧与无奈,试图通过描绘自然界中的一棵孤树,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诗的开头“野火烧枝水洗根”通过“野火”和“水”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残酷与温柔。野火虽毁灭了树的枝叶,却通过水流滋养了树的根部,象征着在逆境中仍有希望的生机。
接下来,诗人提到“数围孤树半心存”,这句话描绘出孤树的孤独与坚韧,尽管环境恶劣,它依然顽强地生存着。这里的“半心存”不仅反映了树的生存状态,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则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希望。尽管这棵孤树似乎无法接受雨露的滋养,但它依然将春天的气息寄托在苔藓的痕迹上,显示出一种超脱的生命观。诗人通过这棵枯树,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棵孤树在逆境中顽强生存的情景,表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野火”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自然的毁灭
c) 和平的象征
答案:b)
“数围孤树半心存”中“半心”指的是什么?
a) 树的心脏
b) 树的坚强
c) 树的生存状态
答案:c)
诗中提到的“春色寄苔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拟古咏河边枯树》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杜甫在《春望》中虽处乱世,但依然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两者同样展现了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