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寓宣府九日同杨惠两乡人集北山寺而昨夕风烈甚雨即成雪壤不膏故山悉赭结句别有所为》

时间: 2025-07-28 09:20:50

诗句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9:20:50

原文展示:

北寺高台大漠东,他乡尊酒两萍逢。
飞花巳作先秋雪,落帽何劳隔夜风。
百折不离山色赭,数榆忽露寺门红。
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

白话文翻译:

北山的寺庙高高在上,面朝广阔的东边大漠,在他乡的酒席上,偶遇志同道合的朋友。
飞舞的花瓣已似初秋的雪,帽子掉落又何必在夜间的狂风中去捡呢?
经历百折千回却仍坚守的山色如赤红般鲜明,几棵榆树忽然露出了寺门的红色。
世间有什么事情是可以逃避的呢?如何能让那萸囊天天缝制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北寺:指北山的寺庙。
  • 高台:高耸的台地。
  • 他乡:异乡,外地。
  • 尊酒:敬酒,表示友谊。
  • 飞花:飘落的花瓣。
  • 秋雪:指初秋时节的雪,形容花瓣如雪般轻盈。
  • 落帽:帽子掉落。
  • 百折不离:经历许多曲折而不离开。
  • 山色赭:山的颜色呈现出红褐色。
  • 萸囊:用来装香草的袋子,象征着避邪和祈愿。

典故解析:

  • 萸囊:萸草是古代常用的药草,传说中具有避邪的功能,常与祝愿平安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子晋,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一生才华横溢,作品风格独特,尤其擅长诗词和山水画。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和友人在北山寺聚会,正值风雨交加,诗中透露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山寺的自然景色和聚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惜及对生活的思考。首句“北寺高台大漠东”,展现出广阔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远的视觉冲击。诗人将北山寺与大漠相连,仿佛在呼应着孤独与相逢的主题。

接下来的“他乡尊酒两萍逢”,则转入对友人相聚的温馨描绘,酒席上的欢聚让人倍感亲切,仿佛两朵漂浮的萍草相遇,随风而舞。诗人在这里以酒会友,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向往。

“飞花巳作先秋雪”,这一句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结合,飞舞的花瓣如同初秋的雪,既是对秋天的暗示,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此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和对生命无常的认知。

最后两句“世间何事非堪避,安得萸囊日日缝”,则引发深思,诗人感叹世间诸多烦恼无法逃避,然而如何才能让自己在这繁杂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安宁,实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情感层次深邃,是对友谊、自然以及人生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寺高台大漠东:指北山寺高耸,面对广袤的大漠,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
  • 他乡尊酒两萍逢:在异乡的酒宴上,偶遇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友情的可贵。
  • 飞花巳作先秋雪:花瓣飘舞,宛如初秋的雪,象征着时光和生命的短暂。
  • 落帽何劳隔夜风:帽子掉落了,何必在狂风中去捡,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
  • 百折不离山色赭:无论经历多少波折,山的颜色依然鲜明,象征坚定的信念。
  • 数榆忽露寺门红:几棵榆树突然显露出红色,生动而鲜活,给人一种生机。
  • 世间何事非堪避:世间的烦恼究竟有什么是可以逃避的呢,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 安得萸囊日日缝:如何才能让萸囊日日缝制,象征内心对安宁的渴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飞花比作初秋的雪,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百折不离”“数榆忽露”,展现出诗的韵律美。
  • 排比:句式结构的重复,使情感更加激荡。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友谊、自然、人生的无常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寺:象征着宁静和心灵的归宿。
  • 大漠:代表着孤独与辽阔。
  • 飞花:象征着短暂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
  • 萸囊:代表着对平安的渴望和对烦恼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北寺”指的是什么? A. 东边的寺庙
    B. 北山的寺庙
    C. 南方的寺庙

  2. 诗中“飞花巳作先秋雪”意在表达什么? A. 花瓣飘落如雪
    B. 秋天将要来临
    C. 雪已经下了

  3. “世间何事非堪避”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逃避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友谊的珍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徐渭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在描写自然景观上有相似之处,但徐渭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友情的珍惜,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自省。这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提胡虑 缫车 婆饼焦 麦饭熟 吕望非熊 归去乐 姑恶 插田 渔家 山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雕玉双联 飞蓬乘风 衣字旁的字 农隙 降调 责免 门字框的字 李开头的成语 官轻势微 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蜂迷蝶猜 辛字旁的字 舂税 卜字旁的字 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王字旁的字 杓云 服牛乘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