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1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12:26
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去浪涌轻沤。
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
寒潮自落,傍岸簇渔火初收。
清露滴,野田风起,门外柳飕飕。
牵愁。游春鞭镫,贳酒旗亭,恁江南客久。
应遍识辞巢零燕,泛水閒鸥。
相看剩有当时月,又几回迟我淹留。
欹翠袖,谁家玉笛高楼。
落日余晖映照远空,海天在黄昏时分汇聚,浪潮轻轻涌起。废弃的堤岸旁,旧有的防御工事依稀可见,细长的小路延展在平坦的沙滩上,矮小的房屋隐没于树林丘陵之间。寒冷的潮水渐渐退去,岸边渔火初次熄灭。清晨的露珠滴落,田野间风起,门外的柳树发出沙沙的声音。心中思念,春游时策马而行,酒旗飘扬的亭子,江南的旅人已久未归来。应该识得那辞巢的燕子,闲游水面的鸥鸟。相对而视,唯有当时的明月,几多次让我迟迟留恋。倚着翠袖,哪家楼上传来玉笛的悠扬?
作者介绍:陈方恪,清代诗人,以其精致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吴淞江旁的邓氏草堂,诗人在此处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人文的深厚,表现了对江南的眷恋与思乡之情。诗中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暮色景象,既有自然的美景,也有对过往的思绪。
《渡江云》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黄昏景象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情感交织。诗的开头通过“残霞明远烧,海天暮合”两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落日的余晖与海天相接,给人一种广阔而又孤寂的感觉。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废堤循故垒,细路平沙,矮屋隐林邱”的细腻描绘,让我们仿佛置身于这片土地上,感受到昔日繁华的遗迹与如今的寂静。渔火的点点与柳树的轻声,营造了一个静谧的黄昏画面。
而“牵愁”一词则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游春、饮酒的描写,表现了内心的惆怅与思念。诗的最后几句则再次回到对月光的思索,抒发了对于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使整首诗在宁静中透出一丝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江南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残霞”指的是什么?
“傍岸簇渔火初收”中的“簇”有何含义?
诗人通过“游春鞭镫”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