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53
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
时暑放朝参,天阴少人客。
槐花满田地,仅绝人行迹。
独在一床眠,清凉风雨夕。
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
勿嫌禄俸薄,厚即多忧责。
平生尚恬旷,老大宜安适。
何以养吾真,官闲居处僻。
在这贫穷闲适的日子里,我早晨起得很晚,街道和巷子里显得格外寂静。
此时正值夏季,早晨的阳光照耀,却因天气阴沉而几乎没有客人来访。
槐花盛开在田野之间,几乎没有人走过的痕迹。
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享受着清凉的风和雨的夜晚。
不要嫌弃这地方偏僻,近处反而事物繁杂。
也不要觉得我俸禄微薄,厚重的俸禄反而带来更多的忧虑和责任。
我一生都追求心境的宁静与旷达,年老时应当享受安适的生活。
我该用什么来维持我真实的自我呢?在这个闲适的官职上,生活的环境又是如此偏僻。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作品以清新、明快著称,关注社会民生,倡导诗歌的通俗性和社会性。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繁杂事务的厌倦。时值唐代政治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寻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昭国闲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所处的环境与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开头“贫闲日高起,门巷昼寂寂”展示了他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与宁静,显示出他对自然的热爱。
在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上,诗人强调了官场的纷扰与社会责任的沉重,反映出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逃避。“勿嫌坊曲远,近即多牵役”,不仅是对生活环境的描述,也道出对人际关系复杂的无奈。最后,诗人用“何以养吾真”自问,展现了对真正自我的追寻与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