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仙子 宛仙属题墨水仙》

时间: 2025-04-26 06:32:30

诗句

一片潇湘间白碧。

飞过寒香春欲湿。

仙人元自不知春,波愁绝。

云愁绝。

弹到哀弦声更彻。

沧海迢迢归未得。

却向人间凄独立。

夜深不语奈情何,心无迹。

魂无迹。

月落天空何处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2:30

原文展示:

天仙子 宛仙属题墨水仙
作者: 席佩兰

一片潇湘间白碧。
飞过寒香春欲湿。
仙人元自不知春,
波愁绝。云愁绝。
弹到哀弦声更彻。
沧海迢迢归未得。
却向人间凄独立。
夜深不语奈情何,
心无迹。魂无迹。
月落天空何处觅。

白话文翻译:

在潇湘地区,空中飘浮着一片白色的雾气。
寒香的气息飘散开来,春天的湿润气候也随之而来。
仙人本身并不知道春天的到来,
波涛的忧愁消失殆尽,云雾也全然消散。
弹奏着哀伤的弦乐声更加清晰。
大海遥远,归去的旅程仍未完成。
我却在尘世间孤独地伫立。
夜深人静,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份情感,
心灵无处可寻,魂魄无影无踪。
月亮落下,天空中又该去何处寻找呢?

注释:

  • 潇湘:指的是潇水和湘江,古代诗人常用来形容水乡的美丽和伤感。
  • 寒香:即清冷的香气,这里指的是春天来临时的气息。
  • 仙人:指超凡脱俗的人物,通常用来形容神仙或隐士。
  • 波愁绝、云愁绝:意指忧愁的情感消散。
  • 沧海:大海,象征着遥远和无尽的旅程。
  • 月落:月亮落下,常用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感受。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提及具体典故,但“潇湘”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诗中表现的孤独和对春天的无奈也与古人对自然的敏感情感相承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席佩兰是清代的女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她的诗词常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个体情感的关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席佩兰身为女性诗人,作品中常流露出对生活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天仙子》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开头的“潇湘间白碧”便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水乡图景,给人以美的享受。随着“飞过寒香春欲湿”的描写,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然而,诗中随即转入对孤独的深刻思考,“仙人元自不知春”一语,表现出即使在春天来临之际,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后面的“波愁绝,云愁绝”则通过音韵的重复,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诗的最后几句“夜深不语奈情何,心无迹,魂无迹”将孤独与无奈推向高潮,月落的意象更是增添了几分惆怅感。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渗透着深沉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片潇湘间白碧:描绘了潇湘地区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清新之感。
  2. 飞过寒香春欲湿:传递出春天来临的气息,暗含着对春天的期盼。
  3. 仙人元自不知春:暗示诗人对超脱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4. 波愁绝,云愁绝:情感的释放,忧愁随之消散。
  5. 弹到哀弦声更彻:乐声更显哀伤,加深情感的深度。
  6. 沧海迢迢归未得:表达了对归属感的渴望,却始终无法实现。
  7. 却向人间凄独立:在现实中感到孤独无依。
  8. 夜深不语奈情何:在夜深人静之时,内心的情感无法诉说。
  9. 心无迹,魂无迹:心灵与灵魂的失落感。
  10. 月落天空何处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处可寻的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潇湘比作美丽的景色,营造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 对仗:如“波愁绝,云愁绝”,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节奏。
  • 排比:通过层层叠加的句式,表现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孤独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生命和情感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柔软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潇湘:水乡的美与忧伤。
  • 寒香:春天的气息,象征新的开始。
  • 月落: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D. 宁波

  2. “仙人元自不知春”中“仙人”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超凡脱俗的人物
    C. 农民
    D. 商人

  3. 诗中提到的“月落”有什么象征意义?
    A. 太阳升起
    B. 时间的流逝和孤独
    C. 春天的来临
    D. 花开的季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样表达了对情感的思考与孤独的感受,但带有更多的历史和个人情感的交织。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思念中融入了对自然的感受,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相较于席佩兰的细腻和哀愁更为开阔。

参考资料:

  1. 《清代女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相识有遗予以紫石砚者谓是下岩石名日玉斗予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山家 自讼 悼东阳许诚之父 窘匮中复大雨殊忧闷闻诸僮聚食笑语为赋一绝 代答 寒食日 泮宫出示盛作一编并父还还集一册作二十八字 幽趣十二首 其三 庚午冬至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点水的字 言字旁的字 釒字旁的字 清宫除道 包含鼯的词语有哪些 肯綮 不一其人 烟炎张天 好心办坏事 平沈 鸣吠 一干二净 麦字旁的字 万牲园 移宫易羽 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