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点绛唇》

时间: 2025-04-26 05:06:10

诗句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

麝团菰黍。

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

宜欢聚。

绮筵歌舞。

岁岁酬端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6:10

原文展示:

点绛唇
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
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
宜欢聚。绮筵歌舞。
岁岁酬端午。

白话文翻译:

草地上盛开的萱草与石榴花,画堂中永远书写着清风与夏日的凉爽。
香囊与美食相伴,助兴着菖蒲酒的泛舟。
神符驱邪,愿命运续写心中那缕情意。
应该欢聚在一起,绮丽的筵席上歌舞翩翩。
年年岁岁庆祝端午佳节。

注释:

  • 萱草:指萱草,古时常与母亲相联系,寓意母亲的思念。
  • 榴花:石榴花,象征繁荣与美好。
  • 画堂:精美的厅堂,表示环境优雅。
  • 麝团:指麝香包,古时用来驱虫,增香。
  • 菖蒲醑:菖蒲酒,端午节时饮用的酒,祈求健康。
  • 兵辟神符:用符咒驱邪避害。
  • 同心缕:比喻心心相印的情感。
  • 绮筵:华美的筵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孝祥,字子容,号半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端午节前后,表达了对节日氛围的热爱以及对团聚的向往,体现了古人对家庭与节日的重视。

诗歌鉴赏:

《点绛唇》以清新典雅的语言,生动描绘了端午节的节日气氛。开篇用“萱草榴花”描绘了夏日生机勃勃的景象,传达了一种温暖的情感。接着,词人通过描写宴席上的美食和饮品,表达了欢聚一堂的愉快氛围。尤其是“兵辟神符”的提及,显示出古人对节日的重视和对健康的祈愿。最后一句“岁岁酬端午”更是点明了节日的主题,表现出对端午节的期盼与珍惜。整首词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古代人对节日文化的重视和情感寄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萱草榴花”:夏日盛开,象征生机。
    • “画堂永书风清暑”:环境优雅,凉爽的夏风。
    • “麝团菰黍”:香囊与美食,暗示节日的欢庆。
    • “助泛菖蒲醑”:饮用菖蒲酒,增添节日气氛。
    • “兵辟神符”:祈求健康与平安。
    • “命续同心缕”:希望情感长存。
    • “宜欢聚”:强调团聚的重要性。
    • “绮筵歌舞”:描绘热闹的宴席场面。
    • “岁岁酬端午”:表达对端午节的珍视与庆祝。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有对称的结构,增强节奏感。
    • 比喻:用“同心缕”比喻深厚的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增强诗意。
  • 主题思想:整首词传达了对端午节的珍视与对团聚的向往,体现了古代人对家庭和节日文化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萱草:象征母爱与思念。
  • 榴花:象征繁荣与美好。
  • 菖蒲:象征驱邪避害,健康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萱草榴花”中“榴花”指的是哪种植物?
    A. 玫瑰
    B. 石榴
    C. 荷花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菖蒲醑”主要是指什么?
    A. 醉酒
    B. 菖蒲酒
    C. 清水
    答案:B

  3. “兵辟神符”中的“神符”指的是什么?
    A. 守护符
    B. 记录
    C. 诗文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点绛唇》与李白的《将进酒》在庆祝节日的氛围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张的词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的诗则显得豪迈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流派与风格》

相关查询

冶城 风雪二首 四和 三笑图 四和 又和南塘十首 和季弟韵二十首 送舶使王监丞 湘江一首 大梁老人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見字旁的字 为鱼 鬯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心得意会 羣祀 差岐 懋戒 包含鲰的词语有哪些 今番 日出而作 謏言謏说 除邪惩恶 戈字旁的字 称柴而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