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谢饷部辽左二首》

时间: 2025-05-07 07:30:03

诗句

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

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03

原文展示:

插汉窥关事欲多,辽阳当已失红罗。宁前直钞开原路,止隔三岔一渡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插汉窥视关隘的事情越来越多,辽阳应该已经失去了红罗。宁前直接抄开原的路,只隔着三岔河一渡。

注释: 字词注释:

  • 插汉:指插入汉地的敌军。
  • 窥关:窥视关隘,指敌军试图入侵。
  • 辽阳:地名,今辽宁省辽阳市。
  • 红罗:可能指红色的旗帜或标志,象征着辽阳的失守。
  • 宁前: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市)之前的地方。
  • 直钞:直接抄近路。
  • 开原:地名,今辽宁省开原市。
  • 三岔:三岔河,河流名。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主要描述军事形势和地理情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此诗反映了当时辽东地区的军事紧张局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当时辽东地区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战局的关切和对失地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具体的地理描述,展现了明代辽东地区的紧张军事局势。诗中“插汉窥关”和“辽阳失红罗”描绘了敌军的入侵和重要城市的失守,而“宁前直钞开原路”则暗示了战事的紧迫和战略的调整。整首诗情感深沉,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插汉窥关事欲多”,描述了敌军频繁窥视关隘,暗示战事频繁。
  • 次句“辽阳当已失红罗”,指出辽阳可能已经失守,用“红罗”象征失地。
  • 第三句“宁前直钞开原路”,表明战事需要迅速调整策略,直接抄近路。
  • 末句“止隔三岔一渡河”,强调了地理上的接近,战事紧迫。

修辞手法:

  • 使用了象征手法,如“红罗”象征失地。
  • 使用了具体的地理描述,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

主题思想:

  • 诗歌主题是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战局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插汉”、“窥关”:敌军的入侵。
  • “红罗”:失地的象征。
  • “三岔河”:地理上的接近,战事的紧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罗”象征什么? A. 失地 B. 胜利 C. 旗帜 D. 河流
  2. 诗中提到的“三岔河”位于哪里? A. 辽阳 B. 开原 C. 宁前 D. 宁远
  3. 诗的创作背景是什么? A. 和平时期 B. 战争时期 C. 文化繁荣时期 D. 经济危机时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辽东行》(明代 杨慎)
  • 《边塞诗》(唐代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与王昌龄的《出塞》对比,展示不同朝代边塞诗的风格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全集》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边塞诗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六丑·除夕 六丑•送春词 六丑 同周兼三小饮广陵园亭,因话西泠旧游,偶拈周清真韵寄感 六丑 虎阜秋眺,偕仲清作 六丑 六丑 题八大山人画册 六丑 一月十六夜病作 六丑 六丑 三过神武门忆荷花有作 六丑 向岛观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鸦的词语有哪些 立车 小气 戈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包含故的词语有哪些 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悲 豸字旁的字 惨遭不幸 洪乔捎书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卝字旁的字 紫府 鹊角 行合趋同 老迈龙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