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丰城陆郡博廉州》

时间: 2025-04-23 02:56:09

诗句

雷阳曾此伫征槎,岁月邮前溪路斜。

尚有湖头双雁至,数程犹未到天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56:09

原文展示:

雷阳曾此伫征槎,岁月邮前溪路斜。尚有湖头双雁至,数程犹未到天涯。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雷阳这个地方曾经停泊过远行的船只,岁月如邮差般沿着斜斜的溪路前行。湖边还有双雁飞来,几程路途之后仍然未能到达天涯。

注释: 字词注释:

  • 雷阳: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远方。
  • 征槎:远行的船只。
  • 岁月邮:比喻岁月如邮差般传递着时间。
  • 溪路斜:斜斜的溪边小路。
  • 湖头双雁:湖边的两只大雁,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 数程:几段路程。
  • 天涯:极远的地方,常用来比喻远离家乡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但“湖头双雁”可能暗含了雁传书信的意象,古代有雁足传书的传说,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汤显祖(1550-1616),明代著名剧作家、文学家,代表作有《牡丹亭》等。他的诗歌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汤显祖在送别友人陆郡博前往廉州(今广西合浦)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远方旅途的想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雷阳停泊的征槎、岁月流逝的溪路、湖头飞来的双雁,以及数程未到的天涯,构建了一幅远行与思念的画面。诗中“岁月邮前溪路斜”一句,巧妙地将岁月比作邮差,溪路斜斜,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旅途的漫长。而“湖头双雁至”则增添了一丝温馨和期待,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雷阳曾此伫征槎:在雷阳这个地方曾经停泊过远行的船只,暗示了远行的起点。
  2. 岁月邮前溪路斜:岁月如邮差般沿着斜斜的溪路前行,比喻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艰辛。
  3. 尚有湖头双雁至:湖边还有双雁飞来,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4. 数程犹未到天涯:几程路途之后仍然未能到达天涯,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未知的远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岁月邮”将岁月比作邮差,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 象征:“湖头双雁”象征着远方的消息或思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远行与思念。通过描绘远行的起点、时间的流逝、远方的消息和未知的旅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关切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阳:远行的起点,象征着离别。
  • 征槎:远行的船只,象征着旅途。
  • 岁月邮:时间的流逝,象征着无情。
  • 溪路斜:旅途的艰辛,象征着漫长。
  • 湖头双雁:远方的消息或思念,象征着温馨和期待。
  • 天涯:未知的远方,象征着向往和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岁月邮前溪路斜”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湖头双雁至”中的“双雁”象征着什么? A. 远方的消息 B. 旅途的艰辛 C. 时间的流逝 D. 离别的悲伤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远行与思念 B. 时间的流逝 C. 旅途的艰辛 D. 离别的悲伤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远方旅途的想象。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汤显祖《送丰城陆郡博廉州》: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和对边塞风光的描绘,而汤显祖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汤显祖诗集》:收录了汤显祖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以及汤显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羁游 送关彦远赴江西 寄王介卿 过高士坊 多雨 钱塘上元夜祥符寺陪咨臣郎中丈燕席 孔明 杂诗五首 句 其六 送韩玉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躬自问 勿谓言之不预 髟字旁的字 颓垣废井 包含龛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包含砌的成语 害结尾的成语 曲落 拨乱诛暴 米字旁的字 齒字旁的字 急人之困 荡突 窈窕淑女 遭怨 感官 履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