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处)》

时间: 2025-05-07 07:08:17

诗句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

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

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

琼葩洒巾舄,石de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8:17

原文展示

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寺即支公学道处)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
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
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
琼葩洒巾舄,石清心胸。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读过关于高洁隐士的传说,山中的僧人留下了许多遗迹。
陪伴你们游览,继续写下优雅的诗篇,这样的雅会又怎么能轻易遇见呢?
尘世就像是下界,而色彩的天空恰似高峰。
春光普照大地,寒意依然留在高松之上。
缭绕的彩云汇聚在一起,参差高低的华丽楼阁重叠在眼前。
琼花飘落在我的衣裙和鞋上,石头的清凉洗净了我的心胸。
如果灵性的境界可以寄托,道理的情感又从何而来呢?

注释

  • 高逸传:指高洁隐士的传记或故事,表现出人对隐士高尚品德的向往。
  • 山僧:指寺庙中的僧人,代表着隐逸和修行的生活。
  • 尘世:指凡尘世界,与追求精神境界形成对比。
  • 春晖:春天的阳光,象征生机和希望。
  • 寒色:指寒冷的颜色,通常与傲然独立的松树联系在一起。
  • 缭绕:形容云彩环绕的样子,展现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琼葩:指美丽的花朵,象征着富贵和美好。
  • 灵境:指一种精神的美好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皎然(约735-799年),字子真,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绘山水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皎然的作品往往透出一种淡雅的气质,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文人雅集之时,诗人以陪伴陆使君等人游览支硎寺为背景,表达对高洁风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诗中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还反映了诗人与世俗的距离和内心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支硎寺的自然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提到“高逸传”,即引出对高洁隐士的敬仰,表达出一种理想化的生活追求。随着诗句深入,诗人通过描绘春晖、寒色、彩云等意象,生动展现出山水的变化与美丽。诗中“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一句,突显了人们在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张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在尘世中对高尚理想的向往。

全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道德理想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则引导读者思考灵性与道德情感的源头,使整首诗的意蕴更加丰富。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诗人不仅展示了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更传达了对内心灵境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尝览高逸传,山僧有遗踪。
    表达了诗人对隐士高洁生活的向往,同时提到山中的僧人留下的遗迹,暗示了精神追求的延续。

  2. 佐游继雅篇,嘉会何由逢。
    诗人感慨良辰美景难得,陪伴游玩和吟诵诗篇的机会来之不易。

  3.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
    尘世与理想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人们在世俗与理想之间的挣扎。

  4. 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
    描绘春天的阳光洒在草地上,寒冷却依然留在高松之上,展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5. 缭绕彩云合,参差绮楼重。
    形象地描绘了云彩的美丽和楼阁的层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6. 琼葩洒巾舄,石清心胸。
    琼花洒落在衣物和鞋子上,石头的清凉使心灵得到洗涤,寓意内心的清净。

  7. 灵境若可托,道情知所从。
    如果灵性的境地可以托付,那么道德情感又来源于何处?引发读者对精神世界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尘世”比作“下界”,将理想的生活比作“上峰”,形成鲜明对比。
  • 对仗:如“春晖遍众草,寒色留高松”,上下句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春晖、寒色、彩云等)构建出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诗人传达了内心对灵性追求的思考,探讨了人们在尘世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高逸:象征高洁的品德和理想的生活。
  2. 春晖:象征生机、希望与温暖。
  3. 寒色:代表坚韧、孤独的精神。
  4. 彩云:象征美丽和梦幻的境界。
  5. 琼葩:象征美好的事物与生活的富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逸传”是指什么?

    • A. 隐士的生活
    • B. 诗人的生平
    • C. 自然景观
    • D. 文人雅集
  2. “尘世即下界,色天当上峰”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对自然的赞美
    • B.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 C. 诗人与理想生活的距离
    • D. 诗人对友人的怀念
  3. “琼葩洒巾舄”中的“琼葩”指的是什么?

    • A. 普通的花
    • B. 美丽的花
    • C. 干枯的树叶
    • D. 朴素的草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望岳》
  2. 王维《鹿柴》
  3.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与皎然的《奉陪陆使君长源诸公游支硎寺》都描绘了山水之美,但王维的诗更侧重于抒发内心的孤独感,而皎然则通过陪伴友人游玩表达对雅集的珍惜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文学史》
  3. 《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隔帘听歌 陌上桑 残雪 江村寒食 闻雪坡将还吴门 赤山书事寄龟巢谢隐君君南兰陵人今避兵居吴 郡斋养疴呈醉樵内史(二首) 怀悼朱秦仲总制 寄杨铁厓 闻官军南征解围有日喜而遂咏(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手足重茧 双人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仪结尾的成语 还来 糹字旁的字 咸渊 眼眵 乔声颡气 水晶宫 飘零书剑 滴开头的成语 辞严谊正 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专美于前 卝字旁的字 兴邦立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