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0:23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
作者:高适 〔唐代〕
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
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
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
本诗表达了诗人送别白少府前往陇右的情感。诗人站在陇头,远远指向临洮,感慨即将分别的情景。他询问关山之事,想知道前方的艰辛是否比在州县更为劳累。军队的威仪如同赤色的羽毛,树木的色彩吸引着青色的袍子。而在这一年,太白星高悬,似乎暗示着战事的紧张与严峻。
高适,字达夫,号怜香,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生于公元704年,卒于公元765年。他以慷慨激昂、气势磅礴的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疆将士的生活和战斗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士兵的关怀。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送别白少府,寄托了对士兵的关心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诗中表达了对将士们艰难处境的理解与同情。
《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惆怅。诗的开篇“践更登陇首,远别指临洮”,描绘了一个群山环抱的送别场景,突显了离别的远与近,情感的复杂。接下来的“为问关山事,何如州县劳”,诗人以关山之事为引,思考前方的艰难,表现对士兵出征的不安与关怀。
“军容随赤羽,树色引青袍”,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军队的威武与树木的颜色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既突显了士兵的英勇,也暗示了战斗的严峻环境。最后一句“谁断单于臂,今年太白高”,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太白星的高悬,仿佛在提醒人们战斗的迫切与危险,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展现了高适深厚的诗歌功底与对国家的关心,令人感受到边疆士兵的艰辛与壮志。
诗歌通过送别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士兵的关心,展现了边疆的艰辛与壮志,传递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地名是?
A. 临洮
B. 长安
C. 洛阳
“军容随赤羽”中的赤羽指的是什么?
A. 鸟类
B. 军队的威武
C. 树木的颜色
诗中提到的太白星象征着什么?
A. 光明
B. 战斗的危险
C. 和平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高适的《送白少府送兵之陇右》更侧重对士兵生活的描绘与感情的抒发,而王之涣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的哲思。两首诗都展现了边塞的壮丽与壮志,但情感基调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