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6:51
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
黄金销未尽,祗为酒家贫。
洛阳城里没有大户人家,长安城内缺少主人。
黄金虽未完全花光,但酒家却仍然贫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洛阳”和“长安”是隋代的两大城市,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诗中通过对比,表现了即使在繁华之地,仍然有贫困的酒家,寓意社会的差距和不平等。
作者介绍: 王绩,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著称。王绩的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隋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王绩通过描绘当时的社会现象,反映出人们对繁华背后贫困现状的无奈与忧虑。
王绩的《过酒家五首》通过对洛阳和长安两座城市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贫困之间的鲜明对比。诗中前两句“洛阳无大宅,长安乏主人”,一方面描绘了两座城市原本的繁华景象,却又在细腻的笔触中透出一种孤独与荒凉。诗人用“无”和“乏”这两个否定词,强化了城市的空虚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即使是繁华的城市,背后却暗藏着许多无奈与落寞。
接下来的“黄金销未尽,祗为酒家贫”,则是对比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在这里指出,即使财富还在,但酒家却因社会变迁而不得不面临贫困。这不仅仅是对经济状况的反映,更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揭示。王绩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忧虑,令人深思。
整首诗蕴含着对繁华背后真相的探讨,既有对物质财富的追求,也有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如同许多古代诗人一样,王绩在关注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折射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经济繁华背后的社会问题,揭示了财富分配的不均与人情冷暖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过酒家五首》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A. 唐代
B. 隋代
C. 宋代
诗中提到的“洛阳无大宅”意味着什么?
A. 洛阳城繁华
B. 洛阳城冷清
C. 洛阳城人多
“黄金销未尽”表达了什么?
A. 财富完全消失
B. 财富尚存
C. 财富被浪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