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3:59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
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
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拕凤股盘云坠。
听银床声细。
梧桐渐搅凉思。
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梁燕子。
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
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
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
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
霞佩冷,叠澜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
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觉花容悴。
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锁烟,镜空画罗屏里。
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
念省惯、吴宫幽憩。
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
丝萦寸藕,留连欢事。
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
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3:59
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横塘棹穿艳锦,引鸳鸯弄水。断霞晚笑折花归,绀纱低护灯蕊。润玉瘦冰轻倦浴,斜拕凤股盘云坠。听银床声细。梧桐渐搅凉思。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诉空梁燕子。误惊起风竹敲门,故人还又不至。记琅玕新诗细掐,早陈迹香痕纤指。怕因循,罗扇恩疏,又生秋意。西湖旧日,画舸频移,叹几萦梦寐。霞佩冷,叠澜不定,麝霭飞雨,乍湿鲛绡,暗盛红泪。綀单夜共,波心宿处,琼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觉花容悴。嫣香易落,回头澹碧锁烟,镜空画罗屏里。残蝉度曲,唱彻西园,也感红怨翠。念省惯吴宫幽憩。暗柳追凉,晓岸参斜,露零沤起。丝萦寸藕,留连欢事。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华秾李冰相倚。如今鬓点凄霜,半箧秋词,恨盈蠹纸。
在横塘的小舟上,划桨划破了锦绣的水面,引得鸳鸯在水中嬉戏。夕阳下,残霞微笑着归来,轻轻折下花朵,绀纱轻轻低垂,护着灯蕊。润玉似的冰冷的水轻轻浸浴着,斜倚着凤尾,云彩在空中缓缓坠落。听着银床上细微的声响,梧桐树渐渐搅动着我的凉意。窗隙间流出的光影,轻轻而迅速,像燕子在空梁间诉说着什么。误以为风吹动了竹子敲打门扉,故人却依然没有来。记得琅玕的新诗细致入微,早已留下了香痕和纤细的指印。害怕因循往日的情谊,罗扇轻放,恩情疏远,秋意又生。曾经在西湖的日子,画舸频频移动,叹息着梦中缠绕的情思。霞佩冷,波澜起伏不定,麝香雾气在雨中飘散,湿润了鲛绡,暗藏着红泪。夜里独自共度,波心驻留之处,琼箫吹奏着月光下的霓裳舞,直到明朝才意识到花容的憔悴。嫣香轻易飘落,回头却只见淡碧锁住烟雾,镜子里空空如也,画罗屏中没有了影像。残蝉在曲中徘徊,唱彻西园,也感受到红颜的怨愁与翠绿的忧伤。想起在吴宫的幽静休憩,暗柳追逐着凉意,晓岸斜斜,露珠悄然升起。丝线缠绕着寸藕,留连在欢乐的事情上。桃笙轻轻展现湘江的浪影,昭华的秾李冰相依。如今鬓发已染霜白,半箱秋词,恨透了满纸的虫蛀痕迹。
作者介绍:吴文英(约 1060 - 1130),字文英,号天台,宋代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词风独具一格,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恋情的追忆,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与对过去的回味。
《莺啼序·荷和赵修全韵》是一首典雅动人的词作,展现了吴文英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词中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横塘的美丽景色,展现了水面上鸳鸯的嬉戏、晚霞的温柔,以及灯光的摇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同时,词中蕴含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旧日美好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词的开篇以“横塘棹穿艳锦”展现出一种生动的意境,接着以“引鸳鸯弄水”描绘了自然与爱情的和谐。随着词句的推进,情感逐渐深入,尤其是对故人的思念与感伤,流露出深刻的孤独感。词人通过对景的描写,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情感波动,使得景与情交融,展现出一种内心的纠结与美的追求。
整首词在语言上既华丽又不失细腻,音韵和谐,意象丰富,极具感染力。吴文英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展现了宋代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切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爱恋的感伤,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主题围绕着爱情、时光与自然的交融,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卷。
选择题:
《莺啼序》中的“横塘”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个水面
C. 一位女子
D. 一种乐器
填空题:
诗中提到“听银床声细”,这句话体现了诗人的__情感。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孤独。
A. 正确
B. 错误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吴文英的《莺啼序》,感受其语言之美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