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7:47
点绛唇·越山见梅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行人去。暗消春素。
横笛空山暮。
春天还没有到来,酒却无法带我走过千山万水。我依旧瘦弱如故,夕阳下的寒冷让人心生怅惘。
无尽的新愁涌上心头,面对风中的景象却无话可说。行人已经离去,春天的素色悄然消逝。
空山之中,黄昏时分传来悠扬的笛声。
此词未涉及明确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春天、酒、行人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与离愁别绪的深刻感受。
吴文英,字文英,号玉山,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吴文英的一生多与仕途不顺相关,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点绛唇·越山见梅》创作于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诗人面对自然的美景,心中却充满了愁苦,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沉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点绛唇·越山见梅》通过描绘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愁苦。开头“春未来时”便直接点出主题,春天的迟延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而“酒携不到千岩路”则进一步强调了孤独的感受,酒不仅是情感的寄托,更是对失去的惆怅的无声诉说。接下来的“晚色天寒处”则通过自然的冷清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凄凉,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在无限的新愁面前,诗人感到无以言表,行人离去更是加深了孤独感,暗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常。而“横笛空山暮”则让整首词在忧伤中透出一丝清幽,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共鸣,似乎在讲述一个关于寂寞与自然的永恒故事。
整首词以细腻柔和的语言,融汇了自然美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是一首具有典雅气质的佳作。
整首词围绕孤独、离愁与自然之美展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通过春天的迟到与自然的冷清,反映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这些意象共同交织,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中“春未来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春天的到来
B. 对春天的无奈
C. 对春天的喜爱
“酒携不到千岩路”中的“酒”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
C. 友谊
整首词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与梅花
B. 酒与寒冷
C. 自然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