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

时间: 2025-04-30 05:28:54

诗句

闻君西省重徘徊,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

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8:54

原文展示:

闻君西省重徘徊,
秘阁书房次第开。
壁记欲题三漏合,
吏人惊问十年来。
经排蠹简怜初校,
芸长陈根识旧栽。
司马见诗心最苦,
满身蚊蚋哭烟埃。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在西省徘徊不定,
秘阁书房依次打开。
墙上记载着我想题写的三漏合,
那些官吏惊讶地问我十年来的经历。
翻阅书籍时,我怜惜那些被虫蛀的简册,
在芸草旁边,认得那些旧日的栽种。
司马迁看到我的诗,心中最为苦痛,
身上满是蚊虫,哭泣着在烟雾和尘埃中。

注释:

  • 重徘徊:再三徘徊,表示对某地的思念或留恋。
  • 秘阁:指书房,藏书之处。
  • 三漏合:古代文人所用的题目,可能指诗文的某种形式或内容。
  • 吏人:指官员或者书吏。
  • 经排蠹简:翻阅那些虫蛀的书籍,表达对书籍保存状况的悲痛。
  • 芸长陈根:指旧时所栽的芸草,表达对旧日情感的追忆。
  • 司马:指司马迁,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和作品对后代有很大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开创了新乐府运动,提倡诗歌的社会功能和生活化。元稹的诗风清新流畅,情感真挚,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体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稹与友人重聚之际,反映了他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书籍、文化的珍视。诗中所描绘的书房、旧书、旧友,暗含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思考。诗人以“闻君西省重徘徊”开篇,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引入了秘阁书房的意象,象征着文化与知识的积累。接着,诗人提到“壁记欲题三漏合”,表明了对书房内文人雅集的向往,以及对作品的追求。

在“经排蠹简怜初校”中,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书籍的关切,虫蛀的简册不仅是物质的破损,更是文化的损失。此时,诗人不仅在思念友人,更在追忆那些曾经的岁月和人事。最后的“司马见诗心最苦,满身蚊蚋哭烟埃”则引发了对历史的感慨,司马迁的形象象征了历史的沉重与无奈,这种情感在诗的结尾达到高潮。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体现了元稹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西省重徘徊:听说你在西省反复徘徊,暗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
  2. 秘阁书房次第开:秘阁书房逐渐打开,象征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3. 壁记欲题三漏合:墙上的记载让人想起曾经的诗文,表达了对创作的渴望。
  4. 吏人惊问十年来:官吏好奇地询问过去十年的经历,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化。
  5. 经排蠹简怜初校:翻阅被虫蛀的书籍,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怜惜。
  6. 芸长陈根识旧栽:在芸草旁边,感慨旧时的栽种,表现对往昔的怀念。
  7. 司马见诗心最苦:提到司马迁,传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沉重感受。
  8. 满身蚊蚋哭烟埃:身上被蚊虫叮咬,哭泣在烟雾和尘埃中,象征着生活的苦痛与困扰。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词句对仗工巧,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蚊蚋哭烟埃”,赋予自然界的生物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象征:虫蛀的书籍象征着文化的衰竭和历史的无情,增加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书房、旧书、友人等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中经历的惆怅与感慨。诗人通过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当下的反思,揭示了人类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秘阁: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积累,是文人心灵的栖息地。
  • 虫蛀的书籍:代表着历史的损失和文化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忧虑。
  • 司马迁:象征着历史的承载者,连接了古今,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秘阁”指的是什么? A. 一个地方
    B. 书房
    C. 朋友

  2. “满身蚊蚋哭烟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3. “经排蠹简怜初校”中提到的“蠹简”指的是什么? A. 一本书
    B. 被虫蛀的书籍
    C. 一种诗歌形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和元稹的诗相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但其风格更加直白,情感更加浓烈。两者都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则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集》
  • 《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和乐天过秘阁书省旧厅》的详细分析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查询

次韵胡彦明同年羇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 春游 观化十五首 寄张宜父 清平乐·春归何处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 其十 渔家傲(题船子钓滩) 次韵和魏主簿 次韵叔父夷仲送夏君玉赴零陵主簿 平原郡斋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攻过箴阙 幺字旁的字 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幾字旁的字 環曹 乐极哀来 王字旁的字 赛况 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逐细 鞠稚 气运 牛字旁的字 弋者何篡 鼻字旁的字 祇树有缘 包含论的词语有哪些 披怀虚己 包含鼎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