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1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8:46
作者:王安石 〔宋代〕
平岸小桥千嶂抱,
揉蓝一水萦花草。
茅屋数间窗窈窕。
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
攲眠似听朝鸡早。
忽忆故人今总老。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宜人的渔村景致:平坦的岸边,小桥环绕着千山,碧蓝的水面上花草相映成趣。几间茅屋窗子幽静而秀美,尘埃不沾,春风常常轻拂而过。午后小憩醒来,听见鸟儿的鸣叫,似乎能听到早晨公鸡的啼鸣。忽然想起老朋友,如今都已年老,贪恋这美好的梦境,竟然忘了去邯郸的路。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强调实用,倡导诗歌的现实主义,作品充满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创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友的思念。诗中描绘的宁静景致与他政治生涯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渔家傲 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安逸的气氛。诗中“小桥”、“千嶂”、“一水”、“花草”等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渔村画卷。王安石以精致的笔触描绘出与世无争的乡村生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半部分通过描绘环境,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惬意;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尤其是“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无奈,表现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深思。整首诗既有自然之美,又融入了深刻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故友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王安石的《渔家傲 其二》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战斗场面
B. 宁静的渔村景致
C. 繁华的都市生活
D. 乡间的田园风光
“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中“邯郸道”指的是什么?
A. 一条繁华的街道
B. 诗人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C. 诗人曾经的旅行路线
D. 朋友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