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试墨》

时间: 2025-04-23 08:40:25

诗句

金案冰窗净绝尘,砚寒龙尾縠生纹。

澄江清浅汀洲静,忽有苍螭下吐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40:25

原文展示:

试墨 张耒 〔宋代〕 金案冰窗净绝尘,砚寒龙尾縠生纹。澄江清浅汀洲静,忽有苍螭下吐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金色的案几和冰清的窗前,一切都是那么洁净无尘。砚台寒冷,如同龙尾般的纹路清晰可见。清澈的江水浅浅流淌,汀洲静谧无声。突然间,一只苍色的螭龙从水中跃出,吐出云雾。

注释:

  • 金案:指华贵的书案。
  • 冰窗:形容窗户清洁透明。
  • 砚寒:砚台因长时间未用而显得冷凉。
  • 龙尾:指砚台的形状或纹理,比喻其美观。
  • 縠生纹:形容砚台上的纹理细腻如织物。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汀洲:水边的小洲。
  • 苍螭:古代传说中的水兽,形似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字文潜,号柯山,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自然画面,可能是作者在某个清晨或宁静时刻的创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清晨,作者在书房中准备书写时,被周围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晨的书房景象,通过“金案冰窗”和“砚寒龙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后两句“澄江清浅汀洲静,忽有苍螭下吐云”则突然引入了一种神秘和动态的元素,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起来。这种从静到动的转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奇妙变化的惊叹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案冰窗净绝尘:描绘了一个洁净无尘的书房环境,金案和冰窗都是高雅的象征。
  2. 砚寒龙尾縠生纹:砚台的寒冷和龙尾般的纹理,增加了书房的文雅气息。
  3. 澄江清浅汀洲静:清澈的江水和静谧的汀洲,形成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
  4. 忽有苍螭下吐云:突然出现的苍螭吐云,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神秘和动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砚寒龙尾”将砚台的纹理比作龙尾,形象生动。
  • 拟人:苍螭“下吐云”赋予了动物以人的动作,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金案、冰窗:高雅洁净的环境象征。
  • 砚寒龙尾:文雅和学识的象征。
  • 澄江、汀洲:宁静自然的象征。
  • 苍螭吐云:神秘和动态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案冰窗”形容的是什么? A. 书房的装饰 B. 书房的洁净 C. 书房的寒冷 D. 书房的明亮

  2. “砚寒龙尾縠生纹”中的“龙尾”指的是什么? A. 砚台的形状 B. 砚台的纹理 C. 砚台的颜色 D. 砚台的材质

  3. 诗中的“苍螭下吐云”描绘的是什么? A. 一只苍色的螭龙 B. 一只苍色的鸟 C. 一只苍色的鱼 D. 一只苍色的蛇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耒的其他诗作,如《秋夕》等,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苏轼的《赤壁赋》进行对比,两者都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但风格和情感表达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耒诗集》等。

相关查询

潘君理以尊人诔文见属赋谢 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 其六 奉诏陪祀谷祗坛西苑游瞩汎舟太液和亭溪学士 其一 陈仁先种菊图 其一 伯元明府招集小桃源 其四 题恭亲王歌唐集句图和原韵 赠杨紫卿上舍北行兼简汤海秋 参政谢公挽词 后村再和堂字二首且云欲谢遣孤月一意祈天用韵为谢 其二 汉铙歌十八首 其十二 君马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写述 肉字旁的字 瘨痫 包含诮的词语有哪些 力字旁的字 出门合辙 廾字旁的字 包含朝的词语有哪些 生矾 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陋妄 神迷意夺 东床之选 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和和气气 包含塑的词语有哪些 让陆 细微末节 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