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1:33
原文展示:
浮云冉冉送春华,怯见春寒日欲斜。 一夜雨声能几许,晓来落尽一城花。
白话文翻译:
天空中轻柔的浮云缓缓地送走了春天的繁华,我害怕看到春寒,太阳也快要西斜。 一夜之间,雨声能有多少呢?到了早晨,整个城市里的花都凋谢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伤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哀伤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里创作的,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短暂和生命的无常,通过描绘浮云、春寒、雨声和落花,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哀伤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伤春》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切哀伤。首句“浮云冉冉送春华”,通过“浮云”和“冉冉”两个词,描绘了春天逐渐消逝的景象,给人一种轻盈而又不舍的感觉。第二句“怯见春寒日欲斜”,用“怯见”表达了诗人对春寒的畏惧,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日暮的临近。后两句“一夜雨声能几许,晓来落尽一城花”,通过“雨声”和“落花”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一夜之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逝去的哀伤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浮云、春寒、雨声和落花,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无奈和哀伤,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浮云冉冉”形容的是什么? A. 云彩快速移动 B. 云彩轻柔缓慢地移动 C. 云彩静止不动
诗中的“怯见春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寒的喜爱 B. 对春寒的畏惧 C. 对春寒的无所谓
诗中的“一夜雨声能几许”表达了什么? A. 雨声很大 B. 雨声很小 C. 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
诗中的“晓来落尽一城花”表达了什么? A. 花的盛开 B. 花的凋谢 C. 花的美丽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