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2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24:48
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
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
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
淮阴清夜驿,京口渡江航。
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
赐书夸父老,寿酒乐城隍。
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
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许八的送别之情。诗中提到,诏令允许辞别,慈祥的面容前往北堂。新朝的孝道让祖先的席位更加辉煌。华丽的绸缎在手中显得格外沉重,宫廷的服饰更显香气。淮阴的夜晚清爽而宁静,京口的江渡则在等待着航行。春天的鸡鸣让人感到白昼的宁静,秋天的燕子则带来了凉意。赐予书信夸耀着乡里的老人,寿酒在城隍之上。曾经渴望欣赏画作,如今追忆却是无尽的茫然。虎头金粟的影子,神妙而难以忘怀。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活在动乱的时代,作品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风格深沉而富有思想性。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他曾与许八交情甚厚,此诗是送别之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反映出杜甫对人情冷暖的敏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杜甫的《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的感慨。全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开篇的“诏许辞中禁,慈颜赴北堂”,瞬间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庄重与温情的氛围,皇命的形式感与友谊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诗中提及“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辉光”,不仅反映了新朝对孝道的重视,也暗示了历史的延续与传统的尊重。这些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社会的变迁,抒发了对美好过去的怀念。
从“内帛擎偏重,宫衣著更香”可见,诗人在细节上刻画出丰盛的生活和友人的出行盛况,同时也暗示了对物质的依赖与对精神的追求。接下来的描写则展现了自然的变迁,“春隔鸡人昼,秋期燕子凉”,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离别的惋惜。
最后几句,通过“看画曾饥渴,追踪恨淼茫”与“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友人深情的留恋,展现了人性中对美好回忆的珍视与难以释怀的情感。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语言上则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
整首诗以送别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眷恋与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刻的哲理。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共同构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深情。
诗中提到“慈颜赴北堂”,北堂象征着什么?
“春隔鸡人昼”中的“鸡人”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往昔的怀念主要体现在哪些意象中?